他想傍着郑经一起发财,而是他的办义学计划,实在是需要大笔大笔的银子来支撑,才有可能让寒门之外的普通老百姓也读得起书。
还有,郑经正不断扩大的朋友圈,他也想多加利用。
于是他立即笑道:“恭喜郑大财主,你这标准教材一开印,估计很快就能富可敌国了。”
他选择了先挑破郑经即将发大财这一事实,以便接下来好揩油。
可他这却是无解郑经了。
当卢勋、德王爷他们在调侃郑经时,郑经并没有在意也没有理会,直到卢勋说出这相当敏感的一句时,他这才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你是说印教材发财的事吗?”
谷鵿
他立即就笑着反问道。
“难道不是吗?咱大夏国得有多少读书人啊,若是人人都买你所印的书,你想不富可敌国都很难啊。”
卢勋又说道。
郑经却是笑而不语,没有立即接这个话茬。
其实这是在他意料中的事。
就在他拿自己举例,说自己能做到富可敌国时,他就已经预料到,自己赚钱太轻松这事,是很容易被人惦记的,只不过他没想到,第一个惦记上的,竟然不是德王爷,而是卢勋。
这种惦记之心是不是得掐死?
毕竟不怕被贼偷,就怕被贼惦记啊!
他立即就思忖道。
他承认,自己确实有通过国子监来薅羊毛的想法,但他要薅的,还是富家子的羊毛,而不是普通老百姓。
因此,就算他已经决定,联合国子监来出标准教材,但这教材,也是分为精装版和平装版的,精装版用来薅富家子的羊毛,平装版则是低价供应,让寒门子弟甚至是普通百姓也买得起书。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他刚才在思考的就是这一问题。
毫无疑问,假如是按现状,他也还是很难实现这一点的,要知道,在这个纸张奇贵的时代,就算采用黄麻纸来印刷平装书,成本也得去到二两银子以上,那就算他不怎么挣钱,一本书的售价也起码还是得三两银子。
这个价格,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已经在可接受范围,可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还是稍贵。
毕竟在这个年代,一个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普通百姓家庭,一年下来可能也就十两银子左右的收益,至于那些连养家糊口都勉强的普通老百姓,就更不必说了,哪怕是一两银子一本的书,他们也未必买得起。
可不管怎样,还是得想方设法把印书的成本给降下来才行,毕竟他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冲着富可敌国的目标进发的,而是为了传播思想和文化。
“卢大人,你搞错了,印标准教材的话,我根本就没想过靠它挣多少钱,相反,我是打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