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问题被他抛了出来。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但外行看热闹, 内行听门道,此问题一出,台下的上万人都还在看热闹, 可端坐台上正中央的张籍,却忍不住担心地看向了郑经。
为啥担心?
因为师舒的这一问题,是《论语》里极具争议的一个问题,上千年以来,曾有无数大儒来为《论语》做注解,但关于这个“格”字如何来准确地解释,不同的大儒有不同的解释,始终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谷咑
古往今来无数大儒都没能服众的问题,郑经能解得出来并且还能让师舒心服口服?
哪怕张籍已极为认可郑经的学问,但对于这个问题,他也还是没信心。
此时的郑经却仍是极为淡定。
一出就是千古难题?
这师舒倒也并非浪得虚名!
他也暗暗赞了一句。
也好在他确实是专业的,而这一问题,哪怕到了后世都还有无数人在研究,因此他也正好知晓。
“好问题!”
他立即就出声了,礼节性地对师舒的这一问题表示了肯定。
紧接着他又说道:“关于这个‘格’字,康成先生在《论语郑氏注》中解作‘来也’,何晏先生则认为它是‘正’的意思,而在《汉书》里则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把这个‘格’字解释为‘敬’。”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因此,作为专业人士,他干脆把最具代表性的几个解释都一一例举了出来。
听起来似乎又很厉害的样子!
厉害得连师舒都忍不住暗暗咂舌。
要知道,对于士人而言,熟背《论语》其实并不难,可若是想理解透其中的每一个字,却是极为有难度的,就好比说师舒自己,他也是因为要出题,才去查阅了大量的典籍,才能准确地记住主流的解释。
甚至于说,至今为止,他连《汉书》中的这一句都还没有查到。
而郑经却是张口就来。
这让他忍不住暗暗称赞:此子别的不说,博览群书这几个字是当得上的!
“浪之果然是博览群书!”
原本还在暗暗为郑经担心的张籍,此时却是稍稍松了一口气,并且直接赞了出来。
这也正是他这个主持所存在的意义。
要知道,像这种高水准的论道,别说在场的那些妇道人家,哪怕是那些学富五车的官绅、士人,估计也会听得云里雾里,在这个时候,就该主持来给大家释疑或做评判了。
尤其是今天这样的场合,他就更是应该在关键时候来出声。
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是掏了银子来听论道的,那总不能等论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