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士子到商人,这脸皮绝对修炼得足够厚了。
可当他跟着苏窍窍来到舞台侧面的棚屋时,还是被聚在里面的那些人给小小地吓了一跳。
德王爷一家;
儒家名儒,文庙主持张籍;
国子监祭酒骆斐;
昔日探花郎,名士,新晋会宁府尹卢勋;
鸿胪寺大鸿胪郑衍;
昔日大夏国第一才子,道家名士阮留之;
十多万青年才俊……
天哪,这么多有才又有名望之士,竟然全都围在郑经身边?
这三绝公子的影响力,未免也太大了一点吧?
他原本还想着,想要交好大名鼎鼎的三绝公子,那就得趁早,要趁他的影响力还没起来之前,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郑经的影响力。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熟络地跟众人打起了招呼,然后在苏窍窍的引荐之下,跟郑经搭上了话。
谷埘
……
一行人很快就簇拥着郑经离开了贡院,出现在了醉香楼的梨苑。
这算是郑经第二次来这里。
在他抵达会宁的第一天,就曾在这里呆过一个晚上,只不过那时的他,还是一默默无闻的郑氏弃子,而现如今的他,却已成为了整个会宁城里今日最为风光的那一个。
而如此巨大的变化,仅仅发生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
如此一对比,这难免会让他有些暗自得意。
这又让他想起了自己送给诸糅真人的那首小诗。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他忍不住想,现如今,我算不上得上是凌云木一棵,再也不是那株无人识的小松了?
稍显遗憾的是,现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实在是太熟悉了一点,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没几人出声来恭维恭维他,恭贺他名扬天下之类的。
这帮人,未免也太不识趣了一点吧?
他忍不住恶趣味地想道。
当然,这其实并不能怪别人,怪之能怪,在此之前的他,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实在是太惊艳了一些,因此在众人眼里,今天的这场论道,跟以往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事相比,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恭维的。
唉,怪只能怪,以往的自己调子起得实在是有点高!
一声叹息之后,他把心思放回了正事上面。
今天的这场庆功宴,对他而言,其实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形式而已,无非就是德王妃热情,想趁此机会跟大家热闹一下。
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个比较急切的小难题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