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陇西郡王之孙,上柱国,荣禄大夫,太子太保,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兵部尚书,同知军国事,曹国公之子,羽林卫佥事李景隆将军?”
李景隆傲然一笑,“正是!”
“小人卑微之人,竟然能见到大明贵胄,真乃三生有幸!”陈子仁郑重说道。
这番话,让李景隆很是受用,他颇为矜持的点点头,“想不到你这化外之人,也通晓礼数!”
“小人虽客居海外,但毕竟是中华子民!”陈子仁继续笑道,“曹国公一脉,乃大明功勋名将,功绩传遍海内。功臣面前,小人如何敢无礼?”
李景隆越发高兴,边走边道,“你在海外,也听说过我家的功劳?”
“自然!”陈子仁笑道,“暹罗每年都有海商来往,讲述中华故事。其中,曹国文忠大破应昌府,活捉了北元皇帝儿子的故事,更是广为传唱!”
瞬间,李景隆大笑起来。
对方所说的,实在是说到了他的痒处。所说的乃是他李家,最大耀眼的功绩。
洪武二年,王保保进犯兰州。当时常遇春已故,李文忠刚刚在军中接手常遇春的位置。
王保保在边境囤积重兵,似乎随时都要南下中原,当时朝中许多人都建议在边境严防死守。但是李文忠听从皇帝的命令,决定另辟蹊径。
率大军出居庸关,进入沙漠,绕开王保保。
你王保保不是要到我大明边境兰州吗?那好,我李文忠去揍你的主子元顺帝去。
洪武三年,李文忠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北元临时都城应昌。一天破城,元顺帝嫡孙买的里八剌被擒,北元的后妃、宫人、诸王和很多官员均被俘获,只有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带着几十个骑兵逃走。
此战,年轻的李文忠在军中风头大盛,隐隐有成为新生将领第一人的趋势。
“小人斗胆,敢问李大人府上何处?”陈子仁看看李景隆的脸色,继续小声说道,“暹罗穷苦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不过胡椒香料苏木等还是有的。回头,小人斗胆给您送去一些。小人自然知道,您那边不会缺了这些东西。”
“可若您能赏小人一点薄面,也算小人的福气不是?”
见对方的态度越发谦卑,李景隆心中越发傲然,不过却还保持着世家子弟的矜持和警醒。
“东西不必送了,你是暹罗使臣一元,你送的东西,我家如何敢要!”说着,回头道,“皇太孙要见你,你见了殿下,要稳当些。不能这么油嘴滑舌,卖弄生意口,听明白了吗?”
陈子仁刚才刻意逢迎,就是为了交好这位炙手可热的贵公子。
李景隆家三代都追封了王,他祖父乃是当今皇太子的亲姑父,是皇帝的亲姐夫。这层关系,注定了他李家在大明的超然地位。
不过,陈子仁的刻意奉承,并未起到什么效果。李景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