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为他背书,筹备了电子流实验室,一看就是前途无量。但是碍于他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已经有所学术成就的教授们,愿意来电子流实验室的一个没有。陶勋还可以说面子问题,其他人呢?
摇摇头,他也不纠结,开始看起来这位副研究员的简历。
严嗣同,81年生,微尺度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副研究员。99-03年,夏科大物理系,应用物理学士;03-08年,夏科大凝聚态物理,博士;08-09年,法兰西卡昂大学crismat实验室,博士后;09-11年,夏科大理化科学中心,博士后;11-19年,微尺度,讲师;2019年至今,微尺度,副研究员。
“唔,夏科大的嫡系啊,目前研究方向是……过渡族金属化合物中的量子有序态,关联电子体系中的自旋调控……咦,这个严嗣同,我好像有点印象,他给我发过邮件吧?”杜恪看到这里,立刻打开电子邮件,一封一封查阅,很快就找到了严嗣同署名的邮件。
还不是一封,而是三封。
不过令杜恪汗颜的是,他貌似这三封邮件都没有阅读,给他发邮件的人真不少,尤其是论文发表之后,但很多非专业研究人员也给他发,导致他后来看邮件的心思就没了。
真正有心的研究人员,肯定能直接联系到他本人,就像薛忠坤院士,随便派个研究生就能联系上杜恪。
他想了想,按照简历上附带的手机号拨打过去,很快接通:“喂,你好,是严嗣同研究员吗,我是电子流实验室的杜恪。”
“是杜恪本人?”话筒里传来一个干燥的男声。
“是的。”
“哦,我投了电子流实验室的简历,应聘副主任。”
“对,我看到了你的简历,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们约个地方见一面当面聊?”杜恪问道。
“好。”
“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最近没有研究项目,都可以。”
“那就明天上午吧,直接在先研院的电子流实验室见?”
“好。”
电话就这样挂断了,杜恪感觉这个严嗣同,是个不擅交际的人,说话声音干燥,内容也很干燥,没有一点客气的意思。这不是高傲,或者冷漠,就是单纯的干燥:“感觉是个纯粹的研究人员,如果是这样的话,当个实验室副主任,还真没啥问题……希望如此吧。”
没有其他人选的情况下,严嗣同就是目前实验室副主任的首选了,毕竟这个职位没一定职称、资历,很难胜任。
他又接着看了不少李娟挑选出来的研究生简历,博士研究生分一类,硕士研究生分类一类,杜恪主要看的是博士研究生。不过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家简历都差不多,论文基本也都发过国内的sci期刊或者核心期刊,不拘是第一作者还是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