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驴:我$¢??£?⊕⊿⊙......

作者:新手钓鱼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基金方面会在公司成立后注资800万,田良伟、潘院士各自代表生命科学学院和物理学院注资200万。

徐云则通过创业扶持的转让协议注资了100万,总计1300万整。

1300万的现金在合同签署次日便到了公司账户上,效率还是很高的,并且还是全款。

后来厂房的合同支出了113万多点儿,三条生产线去了510万。

近期产品的生产原料又花了三百多万。

此外。

产品宣发时期所有网络平台的广告费用也接近百万,加上其他一些支出,目前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两百万左右的资金了。

谷牻

而另一方面。

根据平台的模式,淘宝与京东的第一批款项最早都要在七天后结算——除非你是虚拟商品,那样可以缩短到三天。

可考虑到目前的销售情况,总不能等到七天后再着手扩充产能吧?

如此一来。

徐云等人的面前便出现了一道无解的莫比乌斯环。

而就在田良伟等人面露男色之际。

一旁始终没怎么说话的郑祖轻咳一声,忽然开口了:

“徐博士,资金的问题....我或许有办法。”

徐云讶异的看了他一眼,郑祖的表态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怎么,郑秘书长,你有办法?”

郑祖微微颔首,解释道:

“诸位可能不太清楚,新创基金方面其实一直有一笔灵活性款项,就是专门为类似的情况准备的,总额大概在两千万左右。”

“只是这笔资金的调度手续比较麻烦,比如要验证你是不是快倒闭前打算捞一把之类的,所以需要先行审核以及担保。”

“并且这笔款项也不是无息贷款,它的日率利大概在万分之二,也就是拆借一百万资金,每天要付两百块的手续费。”

“五条foerda-t632生产线的总价大概在八百五十万上下,按十天后回款来计算,大概要支出利息....一万七左右吧。”

徐云几人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原先徐云和顾群青的想法是找田良伟出面,看看能不能试着朝原料供货商那边赊一笔账。

争取把原本应该支付的成本款项给匀出来,先凑合着买个三条生产线再说。

毕竟田良伟的身份在那边,他和这种生物材料的供货商一直有着比较不错的私人关系,开口的话延个十天账期实在是太轻松不活了。

况且他也是公司股东,对于公司是真缺钱还是打算跑路还是很清楚的,因此多半会同意徐云的方案。

结果没想到还没和田良伟说这事儿,郑祖却突然来个了个大惊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