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林振华的决断(6.4K)

作者:新手钓鱼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莫顿先生?”

回过神后,脸上的笑容立时真挚了几分。

莫顿.格罗比。

这是当初田良伟给他选定的审稿人,在proof环节中帮过他不少的忙,很多语义便是他帮忙修改的。

虽然没机会线下相见,但徐云对于莫顿.格罗比一直抱有很不错的观感。

因此听喻元勇这么一说,他瞬间便感觉对方亲近了几分。

看着没一会儿就勾搭上的两人(?),林振华轻咳一声,问到:

“小喻,设备研究做的怎么样了?”

喻元勇闻言表情一正,眼中闪过一丝凝重,说道:

“林厂长,科大传来的数据我们研究过了,不得不说,nutrien这个公司确实有几分本事。”

“我们突破了其中几个初始关卡,但有些环节则遇到了大**。”

“比如ir谱图和ms谱,实验室水平不用多说,谁都能达到完美效果。”

“但在工业产能方面,nutrien设备的最大峰值能达到3.384,而我们模拟出的最大数值只有2.992。”

听闻此言。

一旁的徐云亦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实话实说。

nutrien也好,花王也罢。

这些外企恶心归恶心,但在技术力方面还是必须要重视的。

经营手段和技术水平是两个概念,不能说对手不像人,就把它们的一切都完全否定。

正视差距然后弥补差距,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动不动就‘赢麻了’的精神胜利法,用多了其实是没多大意义的,有些时候甚至可能会产生反噬效果。

随后林振华想了想,对喻元勇道:

“小喻,你说的这些技术壁垒,在短时间内有没有突破的可能性?”

喻元勇沉默片刻,说道:

“很难,目前的进度卡在了过渡金属催化和定向环化这两个问题上。”

“前者相对要简单点,这个技术的应用难度主要在于技术层面,也就是突破后不需要其他一些特殊设备进行辅助就能直接应用。”

“但定向环化......这就比较困难了,它属于设备要求大于技术难度的情况。”

“想要将其运用在生产设备中,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引导设备,但这种设备的精度是咱们目前很难达到的一个级别。”

林振华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硬件设备,这是他绝对的专业领域:

“精度要求多少?”

喻元勇微微叹了口气:

“0.004,最少。”

“0.004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