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文章的d/10.1038/nature24051,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也是截止到2022年9月14号为止最精确的一道通式!(我用这篇论文加上sd..gov的jpl精密星历中的de421这个版本算出来的,基本思想是用开普勒平根数解析外推,考虑了根数的随时间的变化,近似到t2项,已经尽量合理了。)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bsc的那台超算叫做odin,也就是北欧神话中的......
神王奥丁。
换而言之......
在1851年。
高斯,一个74岁、行将就木的小老头.......
以凡人之躯,比肩了神明!
看着在纸上缓缓落笔的高斯,徐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高斯当初的那句话:
“我不创造奇迹,因为我本就是一个奇迹。”
徐云不知道高斯为了计算这道公式付出了多少心力,这些在此时此刻已经失去了提及的必要。
一切对他努力的描述,都不及此刻这一道十五厘米长的公式来的直观。
这一刻。
地面上的人类之光,灿烂过了天上的万千星辰。
写完这道式子后。
高斯将这张纸递给了黎曼,吩咐道:
“波恩哈德,把它交给查尔斯先生吧——对了,柯西、凯来你们来的正好,一起帮忙复验数据吧。”
柯西和凯来以及其他几位数学家们闻言对视一眼,脸上齐齐冒出了一个问号:
“?”
妈耶?!
我们只是过来看个演算过程,怎么一转眼就被抓壮丁了?
不过过了几秒钟。
柯西还是微微一叹,认命道:
“罢了罢了,弗里德里希,我们就给你做一次苦力吧。”
凯来和彭赛列等人也跟着点了点头。
高斯的推演过程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新思路,甚至打破了个别人持续已久的瓶颈,令他们醍醐灌顶。
用玄幻的术语来描述,那就是悟道!
因此于情于理,让这些大老们做一次工具人倒也没啥问题。
黎曼很快将这道式子交给了巴贝奇,由阿达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的程序猿输入起了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
时任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的乔治·比德尔·艾里也带着手下来到徐云身边,将一箱箱的观测记录逐一打开。
这些观测记录都是在冥王星之夜结束后,由高斯和法拉第亲笔写信、嘱托各国天文台拍下的星空观测记录。
作为回报....或者说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