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永乐大典的消息(下)

作者:新手钓鱼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人,永陵地宫再深,也不可能深到两百米之多——秦始皇陵都才27米呢。

于是徐云默默将这件事记在心里,看看今后有没有可能搭上关系。

毕竟《永乐大典》的buff效果可是相当可观的。

能够早一天现实,就能早一天生效。

………

吃好午饭后。

汤足饭饱的众人重新回到了“世界之眸“试验舱,继续进行起了课题组研究。

在解决孤点粒子的基态化问题后。

整个课题组便正式进入了……

分工阶段。

这也是立项之初就决定好的事儿。

其中徐云带领包括唐飞、张晗两位博士在内的六名成员,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只有一个∶

孤点粒子在测定模块上的运用。

这是一个难度更高的项目,属于现实运用面的研究。

这具体是啥意思呢?

举个例子。

徐云他们早先实验的时候,运用到的束流管通道是一条埋在地下、周长四百多米的圆形管道。

这就是所谓的“实验室条件”。

但如果孤点粒子被转移到了重力梯度仪上,你总不能给重力梯度仪也配套一个几百米的管道来搞粒子对撞吧?

要知道。@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重力梯度仪可是要上天的。

配个几百米的管道那就别叫梯度仪,直接叫空天航母得了……

这玩意儿如果真能上天,那就不是科研领域的事了,保不齐elizabeth和大宝倍都得给你惊的活过来。

这就是实验室和现实应用的差异所在。

所以想要把孤点粒子在重力梯度仪上使用,徐云他们就必须要完成另一件事∶

将变成实体的孤点粒子长期储存起来。

但早先提过。

孤点粒子拥有实体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五秒,而重力梯度仪应用阶段需要的稳态时常最少都是数个小时起步,这方面的难度就很高很高了。

即便你让4685八超子不停的“殉情“,也很难完成以上指标。

当然了。

难度高,对应的论文成果质量也高,二者是呈正相关的。

至于另一边的陆朝阳嘛……

他们团。(本章未完!)

第三百六十一章永乐大典的消息下

队则要负责孤点粒子的结构定格、势垒绘制、极化激元、高斯玻色取样、空间相干性这五个项目。

其中结构定格和势垒绘制徐云也会搭把手,算是个合作项。

总而言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