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星期一。
李嘉根一大早送呶呶去了幼儿园,然后是联系过去的进药渠道进药,摆药架,挂牌子,然后是发朋友圈雇助手……一大堆的事儿。
其实雇助手这事儿也不急,暂时生意清淡,肯定是用不着助手的,他也就是打个提前量,多见些人,有个挑拣的余地,希望将来能雇到个合适人手。
当然再合适也不可能比某人更适合了……
咳,怎么又想到了那个负心人!
……
如此忙了两三天,李嘉根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李嘉根诊所”这块新牌子挂好了,执业医师和执业药师都写了他李嘉根自己的名字,反正这两个证他全都拿到了。
药架上的药也基本摆满了――李嘉根采用了一种“艺术性”的摆法,看上去药摆得满满当当的,其实也没多少药,这还是他和陈玉茭初开药店时,陈玉茭想出来的鬼点子。
没办法,诊所初开,顾客肯定不多,进的药太多容易过期。
然后就是老老实实地守在诊所里等着顾客上门了。
一个小诊所,自然也不可能像开超市酒店什么的,还来个开业典礼,请一帮人来吹弹歌舞一番,也不需要去打广告,声誉都是在一次次给人看病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他和陈玉茭当初建立起来的声誉,现在自然已经是荡然无存了,现在他李嘉根就需要自个儿重新打拼和建立起这个声誉来。
回想起来,他和陈玉茭开办起这个小诊所时,时间不长就打开了局面。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是正儿八经医专毕业的,比较让人信服。而且他俩的基本功还比较扎实,尤其他李嘉根的基本功在读医专时就是全年级的尖子生。
另一方面,不得不说,陈玉茭本人的容貌啊,亲和力啊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一般来说,来你一个小诊所来看病买药的,自然也不可能是什么大病,头疼感冒肚子疼什么的,这些小毛病其实去哪个药店诊所也差不多,这时诊所里有个容貌出众又亲和力好的大夫,自然也就容易吸引来更多的人。
这是事实,不容辩驳。
所以现在没有了陈玉茭,李嘉根重新自个儿开诊所,是做好了会很艰难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就只能靠医术出众来吸引人了。
但话说回来,一个小诊所,不管你医术是不是真的出众,但给你显露医术的机会可不多,因为不大可能有疑难杂症病人找上你啊。
所以,李嘉根也想好了,既然准备吃这口饭,那他就必须继续努力考级了。
只有不断升级,他才有可能真正地打开局面。
医生这个职业,职称由低到高分为医士、助理医师、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