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云南,他是不打算去的,蛮荒之地也。
当然,在最后廷议结束后,他还是留下了四位养子。
张献忠有皇后也有皇子,但诸子年幼,如今形势下,也不敢立幼子为储,所以只能公开立养子张可望为继承人。
没有其它人的时候。
张献忠把刚才没说的一些话说了出来,他让张可望留守成都监国,准备顺江而下的水营舟船、物资等,一旦他北上关中计划失败,甚至是兵马大损的话,那么到时他们就会撤回成都,顺江去云南暂避蛰伏。
这是最后的退路。
北上失败,成都是不能留的,那时实力大损,明军便极有可能会吞并他们,得主动去云南,寻机恢复再起。
这就是枭雄,每一步都还有许多后手。
张可望也知道父皇张献忠这是忌惮吴三桂的威名,关宁军的强悍那是不用说的,早年义军纵横中原的时候,朝廷也是多次调九边边军进剿,其中关宁军也屡屡征调,他们的勇猛精锐可是比农民军留下过深刻印象。
夺了北京称帝的李自成就是败在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攻击下,张献忠不敢大意。
“臣以为,父皇不如让定国先率一军南下打头站,这样也好向明皇表明我们南下之意,更保留一条退路。”
“以免到时万一北上不顺,想南下时措手不及。”
黄虎张献忠捋须,“我还想让定国为我打前锋呢,吴三桂不可轻视,须全力以赴,守望你留守监国,我亦无法给你太多兵马。”
“儿臣明白,那南下之事就交由儿臣吧。”
张献忠拍了拍张可望,“我一生征战,亦英雄也,如今忽感老了。”
······
川中忽然就停战了,大明和西营的使者往来奔走不断,虽然一时难以谈成,但起码双方都已经开始停战。
西营据川中五府。
双方一面谈判,一面也是调兵遣将不断。
张献忠一面让张可望在成都内江打造舟船,做下云南的态势,一面自己去将这些年所夺之金银财宝伐木做鞘装填,随军带离成都北上。
为了北上争夺汉中关中,张献忠尽起西营诸军,并携带军眷家属,全军共计六十余万人马,浩荡北上川北。
而明军这边也是细作侦察齐出,不断的侦察西营动静,同时也加紧了川军整编。
文安之还不断的给尚在关中的高斗枢、贺珍、武大定等人传令,让他们赶紧退回汉中,关中兵马,也尽量退到秦岭山区,不要跟吴三桂会战。
此时去打西安已经迟了,与其还留在关中,那不如及时退守汉中。
汉中现在极其关键,汉中连接关中、蜀地和湖广,这块地方能守就最好坚守。
一旦汉中失守,清军就能进四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