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砍而不伐

作者:木子蓝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八旗围剿,可将其一战全歼,若如此,南明彻底灭亡。”辅政豫亲王多铎直言道。

他的发言引得不少满州贵族的点头赞同。

可多尔衮却摇头。

“你们不想想朱以海是怎么到了的登莱?”

山东按地理可大概分为四个版块,殿中的这个沙盘就已经呈现的很明显了。

基本就是以泰山鲁山等为界,北面就是鲁北平原,也就是齐地,以济南、青州为中心,这块地最肥沃平坦,是山东的中心。

然后是鲁地,也就是山东西部,也是平原地区,而且西面有黄河等诸多运输要道。

再然后是西南的徐泗地区,这块地区也是交通要道,但比起齐地鲁地要差点。

以往最偏远的是登莱半岛,尤其是在隋唐以前时,半岛仅就一个登州港因是港口,负责海上转运等有点发展,其它地方谈不上发展,也不重用。

到了明朝时,因为辽东的原因,尤其是后期女真崛起后,明朝需要从登州联通辽东,甚至朝鲜,所以这里重要了起来,辽东行都司还设在登州。

不过明清时的海上并不是很发达,所以也就不是很重视登莱半岛这块地方,一直属于山东的边缘地带。

在以往朝代常规的作战中,特别是南北对峙的时代,围绕着山东的争夺,也一般都是围绕青州、济南争夺的,很少会去管登莱半岛。

反正只要青齐拿下,登莱那也是顺手的事情。

甚至就算你能通过沿海的琅琊道进登莱半岛,也没什么用,因为关键是穆陵关,是青州、济南这些战略要地,拿不到,进去了半岛也无险可守,也是死路一条。

就算是刘裕北伐,当时也是走穆陵关,冒险出兵,最后夺取益都。

可是多铎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今不比从前。

现在的明军也不是过去的明军了,他们在水上有着无比的优势,甚至现在海上也非常的强。

换言之,他们进入登莱,完全不用担心粮道问题,因为对他们而言,大海就是坦途,根本不需要走琅琊海岸通道,就不用担心被断粮道,没了补给。

突出于海的登莱半岛,反而对拥有控海权的明军来说,是个极佳的有利地形。

朱以海根本不需要走琅琊海岸,更不用去走车不能并轨的沂沐河谷险道,不用去攻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穆陵关。

他们的船队可以在海上扬帆而进,在登州、莱州、胶州、海州,甚至是大清河口的铁门关等登陆停靠。

传统以陆地作战为主的山东军事地理防御,可以说对明军失效了。

包围明军在登莱半岛?

把他们赶下海?

现在多尔衮已经不仅仅要去救济南,去守青州,他还得担心辽南的旅顺,还得担忧北直隶地区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