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朝贡,岁币

作者:木子蓝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好多东西都是稀缺货,运来了就不愁卖。

朝廷这边由内务府吃下朝鲜的货,转头再卖到市场上,还能大赚一笔呢。

朝鲜的贡品,朝廷这边早拿到了,也早就拟好了要回赐的东西。

于是大殿上,内侍接下了朝鲜国书和他们的贡品单子,然后光禄寺卿出来,在殿上宣读朝廷给朝鲜的回赐。

同样是非常丰富的。

从商船、炮舰到火枪,从铠甲到弹药,又有茶叶、瓷器、丝绸、棉布、蔗糖、药品、宣纸等。

甚至还有龙纹银元、铜元、绍天通宝铜钱,金银玉器、饰品等。

皇帝的这张回赐物品清单,同样丰富,甚至每样后面还特意标记了对应的市值价格。

绝对没有虚标,真正的行市价格。

朝鲜的进贡物品价值将近二十万两白银,其中那八千斤高丽参,现在市价就值八万两,这玩意以前是很少卖到大明来的,因为倭国小日本子基本上包销了,倭国人最喜欢高丽参,非常迷信,觉得包治百病,所以有多少买多少。

一斤参卖十两银,平时还买不到,这还属于普通参。

这次朝鲜国王也是下了血本,把国内的高丽参一下子弄了许多大明,跟国内两班贵族们组了个高丽参团,包圆了。

甚至黄金白银也是弄来许多。

朱以海回赐的礼物,远超二十万两白银。

当然,朱以海不亏。

因为朝鲜那边弄来的大多是些原材料或初加工物品,而朱以海回赐的却大多是些附加值高的加工商品。

比如说朝鲜送黄金白银,朱以海回赐的是金银首饰器物,以及铸造的银元、铜元、铜钱等,这些玩意经过铸币局加工后,里面利润很大的。

就好比现在大量流通的龙纹银元,一块就是面值一两纹银,纹银为记账单位,规定成色是九三点五多,其它各色银子成色不一,都按纹银成色标准折算,或升水或降水。

理论上一百块银元应当等于九十三两五足银,每百块升水六块五,才等于百两足银,但实际上绍天龙纹银元,成色是八九,比九三五纹银低了不少,这其实就是铸币锐。银加铜,铸成成色八九的银元,结果却是按面值一两流通,而不必再进行升水。

朝鲜进贡的一万两银子,是按纹银升水计算的,朱以海回赐龙纹银元,却是按面额算。这就实打实赚了一笔。

他还回赐了铜元、铜钱,这些铸造的钱币,利润更大。

至于其它的商船、炮艇,火枪、弹药这些更不用说,如浙江造绵甲,成本约八两银,但卖肯定不可能只卖八两,给友情价,十二两。

一套只赚四两,但是却是加价百分之五十,卖的越多赚的越多。

还是商船、炮艇,利润就更大了。

朱以海还回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