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茶马

作者:木子蓝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曾经获得清廷皇家特许的两大两长字号,即长裕川长盛川和大玉川大昌川这四家茶行,均是清廷特允皇商,持有清帝赐予的红色龙票,是特殊通行证,从收购到运输,一直到蒙古腹地皆通行无阻,受各方保护,蒙古人一见此红色龙票,那都是争相交易,认准他们商号。

而现在,这四大茶庄东家、股东、大掌柜等换了人,由大明皇家少府监派人接管,但原有业务、关系都还在,甚至皇帝现在也给他们颁发了红色龙票,保留下来了原来的一切。

“把牌子挂起来,明天就要互市交易了,咱们这次备足了茶砖,一定要抢到足够的货。”新任大掌柜的交待道。

一名伙计提着笔在写牌子。

“大羊一头,砖茶一斤,十斤茶易牛一只。”

一片茶砖是四斤,直接能换四只肥羊,两片半茶砖能换只牛。

这是长裕川为明天交易打出的招牌,简单又直接,还十分传统,在与蒙古人交易的时候,茶叶和羊,可以充当基本的计价单位使用。

而茶砖和羊的交易价格,就是最简单实用的汇率。

一斤砖茶,换大羊一只,这个价格不算高,甚至有些低,但对于双方来说公平买卖,并不强买强卖,如此价格,只能说明行市如此,蒙古人更需要茶,牛羊供应量大。

长裕川在张家口直接收购牛羊骆驼、羊毛羊皮等,用砖茶交易,然后运回京津或是太原等地,利润很高。

他们以前也会直接深入蒙古腹地交易,那价格还更低,利润还更高,他们甚至还会直接给蒙古人放贷。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有时他们会直接以茶砖跟蒙古牧民换牛犊数头,但并不直接带走,仍让牧民养着,等三四年后长大,再来收取带走,运回内地,可以卖得数倍甚至十几倍之利。

这些茶砖都是内地加工专门卖给牧民的茶,相对便宜,而给王公贵族们的茶,则十分高档,价格自然也贵。

同样的茶,如果从海关出口,比如红茶二十六两一担,绿茶二十四两一担,卖给蒙古王公们,那价格起码得翻上两三番,若是那种高档精品茶,一斤就能卖上半两银子,甚至能几两十几两的都有。

以前晋商在蒙古草原上做买卖,卖给他们茶砖、铁锅、药材、布匹、丝绸、盐、糖、烟丝这些,不仅是卖的贵,收的便宜,而且精明的晋商还利用牧民们牲畜生长周期长,针对牧民开发了各种贷。

先把各种他们需要的内地商货卖给牧民,没钱没关系,定好价格,然后约好等秋冬之际,牲畜长大长肥的时候来收,连本带利一起收。

到了季节,他们骑着马过来,拿着账本挨个蒙古包去收账。

他们甚至还发明了,每年秋冬牛马肥壮时去收牲畜、皮张,收走了牲畜后也不给钱或是给货,而是给他们一张盖有商号印记的钱贴,交给他们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