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第一期已经是全部建设好,精装修的房子,不会像别人楼盖到一半就开始销售期房了。
也就是说现在开始卖的房子马上就可以简单买家具家私就可以入住的,当时全国拿地时候就是设计完报批后就马上施工的,而且数量有250个小区第一期,有钱就是任性,当时全国250个小区都基本是同时开工的,那么投入的数字就是天文数字,而且这些小区的地皮只有百分之30的贷款的,其他都是戴超龙用现金支付,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银行和官府都欢迎,因为都知道超龙这个企业不差钱,现金流非常充沛的,银行巴不得你贷款,所以进入到当地就是入乡随俗,也让当地的银行赚一点,当然也是减少了超龙的压力。
而现在戴超龙准备全国三四线城市开始狙击凤园地产,只要有凤园地产的小区,他卖10000元一方,戴超龙就敢卖9000元一方,如果凤园地产敢卖8000元一方,戴超龙就敢7000元。
因为实际的建筑和拿地的成本三四线城市不会超过2300元一个方,只要不低于这个数字就是有钱赚的,而凤园地产拿地贷款比率会比超龙地产高,相对于来说成本就会比超龙地产高,因为贷款其实也是需要利息的,如果价格太低时候覆盖不了其他的成本,那么这个项目就是亏钱的,甚至这个项目就算是保本的,其实也算是亏本,因为花了时间金钱人力物力却没有赚一分钱,那时间也浪费了。
戴超龙这个叫做以本伤人,凤园地产负责高达9000亿,虽然资产是比这个多,但是高负债率会拖垮整个企业,而当三四线城市回款不及时的时候,那么这个投入的成本就没有办法收回,也就是这笔资金就是压在这里了,银行的贷款也是需要到时间偿还,这时没有钱还的时候资金链就会断裂,那么就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推就倒形成连锁的反应。
因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能力有限,只要是消费的戴超龙的房子,那么短时间就不会有人买凤园地产的房子,也就是相当于延长凤园地产的回款速度,达到拖垮他的资金链目的。
现在银行已经收缩贷款给到房地产,而且现在企业债券包括像abs融资都已经不接受房地产的,因为国家的政策现在是调整房地产,所有的风向都是围绕这个过来的,而且房价现在都是虚高的,银行的风险也是很大的,特别这两年房地产企业破产的比比皆是,只是一些大型的地产体量大而暂时看不出问题。
你像千达地产的黄总估计就是收到什么风声了,包袱大甩卖,甩掉这些负债轻装上阵,据戴超龙了解,当时狠心的甩卖也和之间千达地产的私有化有关。
当年千达在香江上市,退市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钱回购的,听说是有和股东签订对赌协议,可以回归内地股市上市,但是去年国家的证券市场收紧,不允许有房地产类目的企业上市,扶持其他行业实业上市,所以千达地产回归内地股市上市就被堵死了,只能转换类目再借壳上市这一条路,这样才把包袱甩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