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坑人准备

作者:香巴拉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对“专业”的销售人员来说,撤销合同的理由大把,购房人身份资格有问题、销售人员疏忽导致合同出问题等,都是最正当的理由。

合同撤销后,销售人员便会与下家签订新的购房合同,下家交完首付款后,炒房人就能与销售人员分成了。

这种炒房手法极为隐蔽,且规避掉了所有的政策风险和交易税费,深受售楼人员欢迎,因而在部分“东甄炒房团”中大行其道。

而炒作模式一旦成熟,炒房团甚至与开发商心照不宣,交完订金后啥也不用干,剩下事自然有人会办得妥妥当当。

至于售楼找下家这事,真正的买房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房子是开发商的还是炒房团的,挑中一套就退一套,炒房团可坐收渔利。

这个是房地产商和炒房团联合起来的效果,但是戴超龙作为房地产商是不会和他一起做,所以这个方法在戴超龙这边是行不通的。

当年“东甄房托团”成为某些开发商导演的炒房真人秀。他们以几百块一天的“工资”,拉几百个东甄人到楼盘表演。

在“欢迎东甄置业团”横幅下,“东甄老板”挤满售楼处。开发商要求“表演团”人人穿西装,手拿软中华,甚至有“台词”要求,比如要说“整层买是不是能打折”,语气要表现出“这个地段房价是跌不下来的”。表演结束后,就能拿着钱和礼品走人。

据说“生意”最忙时,房托们还要赶场,出场费甚至与楼盘销售挂钩,每人从几千到上万不等。接着,开发商就发动媒体广而告之,把“东甄炒房团”出手的盛况大肆炒作,效果屡试不爽。

“东甄房托团”的戏码在社会上演绎多年,虽然早经央视曝光,但在各地仍有上演。不少买房人都因此“上当”,但极少有人去揭露抱怨,毕竟“上当”的买房人,如今都成了高房价的直接受益者。

2008大洋国爆发次贷危机,大夏国的调控如火如荼,炒房被套的东甄人却固守着价格同盟,与开发商一起“不降价”。然而,连开发商都快扛不住了,不回笼资金就得死。于是,万能的“东甄炒房团”再度出手,变身“借贷团”,自己赚钱的同时又帮着扛住了高房价、挽救了一些中小开发商。

此时,一些资金雄厚的炒房团变身私募基金。他们坐拥数十亿,专在房地产市场渔猎半拉子工程和烂尾楼,不再几十套房那样小打小闹,而是整个楼盘、多个项目的大规模运作。

表面上他们还是整层整片地豪买,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干的是为开发商套取银行资金的活,同时为自己博取无风险利差。

这种炒作手法匪夷所思,操作手法则令人叫绝。比如,中小开发商在临近年关时,现金流将近枯竭,炒房团便买上一片房,让开发商拿到20%-30%的首付款,并从银行拿到贷出的剩余房款,就此度过难关。

但炒房团并不是真买房子,他们与开发商还有秘密条款:首付款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