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
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13类的断面仅占41%,45类的断面占32%,劣5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
2015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2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3类水质的只有6个;45水质的8个,劣5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
目前全大夏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据大夏国118个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
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说明地下水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
其实水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已经困扰了很多人,只是zf在拼命的维持,很多地方其实都超期开采1000多亿地下水,导致下方的空虚。而像南非之前遇到的干旱和水污染已经要限制供水了,如果大夏国要限制供水的时候就会出大问题的,所以谁资源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
上面说的是水资源,而垃圾却是大夏国最大问题,据资料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而大夏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而仅大夏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目前大夏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大夏国城市垃圾处理起步很晚,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垃圾处理。之前,垃圾都是露天堆放的。
据大夏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资料介绍,在1990年前,大夏国城市垃圾处理率还不足2%。进入90年代以后,大夏国城市垃圾处理才有了不断提高。1999年,大夏国设市城市为668座,共有垃圾处理厂(场)696个,其中包括不到200个的无害化处理厂,垃圾处理率63.4%,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0.3%。
目前,大夏国城市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有700多个,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2%。
大夏国城市的垃圾处理首先要经过收集。目前,大夏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基本为混合收集,虽然2002年大夏国zf提倡分类收集,但垃圾分类收集目前只占16%。
一是垃圾分类回收不够。分类收集的目的在于提高垃圾回收率和便于分类处理,大夏国在2002年就大力宣传垃圾的分类回收,在主要的街道,居民小区都设立了分类收集的垃圾筒,但目前来看分类收集的效果还不是很大。垃圾的混合收集仍是大城市普遍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