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时候,六婶她的管理风格,以“雷厉风行”来称自然是褒义的,不过说得更贬义一些,那就是有些主观臆断了。
据称凡是令她感到不满的无线职员,都会被她很快地请回家,由此导致一些深受香江电视观众欢迎的新闻主播被迫下岗,而香江电视的新闻节目也因此在收视率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为了挽回香江电视昔日的辉煌六婶不断压低雇员的薪资,导致一些艺人纷纷离潮。
以前就传出罗家良因为机票原因,与香江电视高层开撕的新闻,无线电视台再一次因为抠门作风,被公众顶到风口浪尖上。
为了挽救已然江河日下的香江电视,所采取的一些非常手段,在2000年左右,无线电视台已经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老一辈的资深艺员纷纷离巢北上。
在内地这个更有前景的影视市场扎根了下来,新一辈的艺员则迟迟无法成为顶梁柱,甚至在大制作剧集中对新一代小生花旦进行力捧,也始终都不能让挑剔的观众们买账。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广播,与代表新媒体力量的网络之间的竞争,在那个年代已初露端倪,电视广播的先天劣势也注定它们会逐渐落于下风。
尽可能为香江电视获得可观的盈利,以维系这家电视台的正常运作,或许才是作为无线高层的方怡华女士,放在第一位考虑的问题。
所以当时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大量的在电视剧和综艺上植入广告,这种拉拢广告客户来获得商机的做法,虽然带来了盈利,但是让电视观众厌恶。
香江作为一个特殊的国际自由港,其影视业的繁荣本身就是特定时代适逢其会的产物。
就像六婶本人,以及她的丈夫六叔都是来自东珠市一样,香江影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演员,甚至一多半都来自于内地。
当香江市场对内地的演员们已经失去吸引力,而内地市场对硕果仅存的香江优秀艺员,又有无法拒绝之诱惑的时候,恐怕再多的举措,也只是精卫填海般的无力回天罢了。
在戴超龙这个了解香江电视历史的忠实粉丝面前,六婶虽然抠,但是站在她的立场,六婶依靠自己的领导能力,对维系无线电视台的最后荣光,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如果换在戴超龙在当时那个年代,又没有金手指或者做的还比六婶差的。
或许要等到很多年以后,方才能够对方怡华女士管理香江电视期间的成绩进行公正的评价。
戴超龙现在既然要入侵娱乐行业那就从这个衰落的帝国开始。
六婶现在已经去世了,所以陈过强已经没有什么让戴超龙顾忌的。
虽然戴超龙一声令下开始狙击陈过强的锦兴集团以及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的。
同时已经派了沈腾去收购3家外国基金持有的香江电视的股份。
如果可以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