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惊天大案

作者:韭菜东南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得封王,非朱姓者,最高就是国公,算朱纯臣和徐允祯在内,现在大明朝只有四位国公,可谓高官厚爵,荣宠无比,但想不到堂堂的两位国公居然做出这种事情。

文官清流们对勋贵们本就有所不满,于是趁此机会,纷纷发难,要求崇祯以最严律处置徐允祯,并剥夺两家的国公爵位,抄没财产,知情者一律斩首,不知情者则是流放千里。

所谓最严律,指的当然就是死刑。

私卖甲胄比私藏甲胄的罪行还要严重,私卖的甲胄很有可能会流到流贼,甚至是建虏的手中,相当于是资敌,朱纯臣和徐允祯贵为国主,世世代代享受大明的荣华富贵,却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无异是背叛。

堂堂国公,京营总督,连五百甲胄的钱都要贪墨,可想两人的品行低劣到了何种地步。

因此,非用最严律不可。

朱纯臣自杀就算了,徐允祯在劫难逃。

朝臣们少的达成了共识。

两位国公世袭三百年,门生子弟众多,朝中的达官显贵也和他们多有交往,但事到如今,却也没有人敢为他们说话。即使心中有怀疑,不觉得朱纯臣有自杀的骨气,但却没有一人敢站出来质疑。

不过大明还是有法制的,群臣再是义愤填膺,也不能直接将朱纯臣和徐允祯定罪,最后还是议定:将案子交给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联合会审,由三法司做出裁决,再昭告天下。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将所有的人证和物证都移交刑部。

议完此事,崇祯依然余怒未消,在龙座前来回的走,将朱纯臣徐允祯两人枉顾国恩的劣迹一一数落,站在殿中的勋贵都是低着头,战战兢兢。文官们却都是挺胸抬头,颇有一股总算是出了一口怨气的表情。

……

同一时间,京营衙门口还有京师九门的城门口都贴出了一张告示。

京营募兵!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消息。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这是京营第一次公开募兵。

告示清楚的公布了京兵的待遇。精武营普通京兵月薪三两,每日管饱吃,有鸡蛋有鱼肉,如果牺牲了还会有三十两的抚恤金,遗孤由朝廷负责抚养,战斗立功了会有奖赏和升职的机会,旗总(管3个小队共36人)更是达到月薪四两,百总(管3个旗总共108人)月薪六两,已经差不多快是一个七品知县的薪俸了。

除了普通士兵和旗总百总,如果成绩特别优秀,还可以直接被任命为游击!

轰。

告示一贴出,整个京师都轰动了。

天灾人祸不断,食不果腹的人太多了,不说百总的六两,只每日管饱有鱼有肉,就已经是巨大的诱惑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谁不想多挣银子?告示一贴出来,年轻的小伙子们都是跃跃欲试,可一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