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个中隐情

作者:韭菜东南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而锦衣卫方面也有董朝甫的记载。

看完之后,朱慈烺忽然明白了。

崇祯三年,袁崇焕下狱即将被判死之时,有一义士一身缟素,在刑部门前痛哭,愿代袁崇焕而死。史册并没有记载此人的名姓,但朱慈烺现在知道,原来是罪将董朝甫。

从董朝甫的籍贯和从军经历来看,他应该跟袁崇焕有过交集,闻袁崇焕将死,所以才会疯狂的到刑部门口为袁崇焕鸣冤。

董朝甫全身缟素,在刑部门前以头触地,放声痛哭,被锦衣卫拿获,扔到顺天府衙关了半年,等他出狱时,袁崇焕早已经尸骨无存了。

明白了,董朝甫常常在山中痛哭,一定是为了袁崇焕。

只是,如果董朝甫是一个袁粉,为袁崇焕抱屈,那就更不应该躲避太子的召见了,只有见了太子,诉说冤屈,才有可能为袁崇焕洗刷污名啊,他为什么不愿意来见?

怪哉。

“把刘仲礼找来。”朱慈烺放下董朝甫的旧档。

“是。”唐亮去传刘仲礼。

“刘仲礼,董朝甫无子无女,你觉得他会跑到哪里去?”等刘仲礼进账后,朱慈烺问。

“臣不知。”

“像你这样的旧部,董朝甫还有多少?”朱慈烺问。

刘仲礼想一下:“大约有二三十个人吧。”

朱慈烺点头:“好,你给他们传话,就说本宫召见董朝甫,乃是为了多年前的一桩旧事,如果有机会,请他们转告董朝甫。”

刘仲礼的眉角剧烈的跳动了一下,拜伏在地:“臣遵命。”

……

第二日上午,五城兵马司的好几百官兵忽然涌出了城门。

“站开些!退开!”

“往后走往后走!”

进城的在外面挡住了,出城的在里面挡住了。德胜门被把得铁桶似的。

接着两名锦衣卫骑着高头大马从城里走了出来。

而在两人身后则是长长的车马队伍。

不说锦衣卫,只看车马队伍就知道非是一般人要出京,城里城外被挡住的士民人等都好了奇,便都不走了,远远地聚在那里,议论纷纷。

“咦,那好像是新任吏部尚书郑大人的马车。”

“礼部蒋侍郎。”

“兵部吴侍郎。”

有人认出了几个大人的车马。

远远围观的人群立刻就轰动了起来:“大人们这是干什么?是要出城送人吗?”

一位老儒生忽然在人群中喊道:“今日蕺山先生出京,你等快让开,老朽要见先生一面。”

“是那位官拜左都御史,但又忽然致仕的蕺山先生吗?”有人问。

“正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