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边关弊处

作者:韭菜东南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常仔细,相比于诸臣,他对大明的各项弊端更是深恶痛绝,虽然还是板着脸,却心中却欣慰:我儿睿智啊虽然还年轻,但比每都哄弄我的朝臣有用多了。

“殿下所言甚好,臣以为,可以立刻实施。”

蒋德璟第一个赞同。

“臣附议。”

陆续有大臣站出。

一向都是首先表态支持太子的兵部侍郎吴甡却是默不知声。不是不支持,而是不能再往“太子党”的标签上靠了,那日回京前和太子在涿州的一番交谈,令他警醒不少。经过开封之战,太子的支持者一定会增加很多,这种情况下,他默默地站在太子身后即可,太过风头的事,他还是暂且回避的好。

崇祯帝目光看向首辅周延儒。

周延儒出列,拱手道:“太子殿下所,皆是良策,然张家口的边贸行之多年,冒然改变,非同可,臣以为,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先昭会察哈尔、哈刺慎两部,予以安抚,等一切准备就绪,宣府兵马严阵以待之后,再宣布以物换物之策也不迟。”

崇祯帝点头:“准!”

周延儒忽然又跪倒:“张家口之事,罪在内阁,罪在周延儒,臣等愧对陛下的信任,请陛下责罚”

陈演,谢升和蒋德璟也赶紧跪下。

太子都自己请罪了,首辅内阁当然得比照办理。

殿堂静寂。

崇祯帝望着周延儒,在心中无声的叹了一口气。

老实讲,自从周延儒复为首辅以来,他对周延儒的表现,其实不甚满意的,不过放眼下,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能够承担首辅职责的,除了周延儒,眼下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

虽然不完美,但周延儒也还算是及格。

不论是张家口走私,还是九边查缉,都是历年积累的弊端,和周延儒关系并不大。崇祯帝当然不能为此责罚周延儒和内阁诸臣。

“起来吧。”崇祯帝脸色凝重:“九边查缉之事,内阁要尽速拟出一个办法,不法奸商一个也不能放出去。朕不想再看到第二个张家口!”

“是。”

周延儒等人爬了起来,这个请罪,不过就是一个行礼如仪,都知道陛下不会降罪的,不过就周延儒本人来,心中是颇为郁闷的,自从太子上朝之后,从税收盐政,一直到今的张家口,他好像已经数次请罪了,而每一次都是因为太子。作为首辅,文官之首,他每一次的请罪都意味着他威信的降低,周延儒实在是不愿意再跪下请罪了,但没有办法,太子指出的弊端都是内阁无法逃避的。

于是,改变张家口贸易的方式,以物换物之策以及九边查缉,算是定了下来。殿中的群臣并非全部都赞同太子之议,一些宣化大同出身的官员,就有些忧心忡忡,因为此策一出,原本平静的宣化大同两地,怕是要重新燃起战火了。他们担心自己的家人会受到波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