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秦皇岛出征

作者:韭菜东南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舷边观海景,李岩在船舱里窝不住,也出来了,见到正在船头临风而御的今年新进进士张家玉,李岩拱手施礼,随即远远地站到另一边。

如果是往日,张家玉是绝不会和李岩话的,但今日大军渡海,心潮澎湃,他忍不住高声道:

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

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

边衅久开尚未定,室戈方操几时休?

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

此时在船舷边的,几乎全是武人,知道张家玉词间意思和此词作者是谁的一个也没樱

大约只有曾经是举饶李岩能明白。

边衅指的是“建虏”,室戈指的是“内乱”,整首诗有豪气,但更有悲愤,而原作者并非是张家玉,而是袁崇焕,名字蕉偕诸将游海岛》。张家玉此时高唱,有抒发己意,也有对李岩的指责之意。内乱,当然也能指流贼。

李岩听出了张家玉话中的意思,于是想了想,在海风中回道:“十年射虎心犹壮,

今日烧羊酒正醺。

去住安危俱莫问,

不把须眉负此生!”

张家玉唱的是袁崇焕的词,他回的是熊廷弼的诗,但巧妙的是。他将最后一句原本的“竖儒谩笑傥将军”替换了,竖儒谩笑傥将军,表现的是熊廷弼对弹劾他的言官的不屑和悲愤,将弹劾他的言官蔑称成竖儒,去住安危俱莫问,不把须眉负此生,却是袁崇焕在另一首诗中的两句名言,换到此处,正是合适,既表明了李岩杀敌的豪气,也合应了张家玉的辽东词。

张家玉是袁的粉丝,但袁却是熊廷弼的粉丝,当日熊廷弼身死之时,袁痛哭流涕,连写两诗祭奠。

张家玉听完之后,细品一下,觉得乃是作之合,不觉哈哈大笑三声,对李岩的厌恶,终是消去了不少……然后他目光向前,东升的朝阳下,前方那看不到的远处,正是大明的辽南故土。

……

京师。

朱慈烺回到太子府时,已经是凌晨半夜4点,一个囫囵觉睡到了

上午巳时中(10点),见色大亮,殿中洒满阳光,隐隐听见城中传来阵阵喧哗之声,显然时间已经不早了,吓得他急忙翻身而起,叫道:“唐亮”

正等待在殿外的一个太监急忙推门而进:“殿下。”

却不是唐亮,而是管塘报的于海。

“什么时辰了?”朱慈烺跳下床。

“巳时。”

“可有军报?”

“樱白广恩刚送到不久。”于海急忙将手中的信笺呈送。

朱慈烺接过,打开看。

……豪格之后,多铎的镶白旗主力也已经出现在了三河城下,两队团团包围了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