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落党羽,夺嫡呼声第二这位皇子,除了建立自己在朝堂中势力之外,又把触角伸到了江湖中,很是搜落了一群奇人异士,这时便有幕僚出主意了,江湖中那些武人虽说算是一支奇兵,但国朝都在奇巧殿的统辖范围之内,安州余城有一位沈家女子就入了奇巧殿,交好余家之人,想必能得奇巧殿的支持,那时三皇子要登大位,又有谁敢迸出半个不字?这位皇子一听,照啊!就算是修行中人,总还是得看顾着点俗世的亲人吧?不是有话说,没有不孝的神仙么?
于是这位皇子就派人去接触那位支脉子弟,甚至皇子亲自到了余城,很有些礼贤下士的风度,初时,这位支脉的龙套男秋贤,只觉得十分有面子,你看,因为我姑,连皇子都折节下交!众人看了无不感叹,看来秋贤说的果然是真,要不,皇家子弟能是傻的?
偏偏呼声最高那位大皇子,更常握了兵权,二皇子早夭,三皇子想尽办法想往军中插手,却不得其便,否则也不会如孟尝君般结交江湖人氏!还不是为了壮大己身?
这位三皇子又是位风流人物,你说他好死不死的,居然和大皇子的侧妃有点说不清的事,有一次私下幽会时,被大皇子撵得四处逃窜,世上哪有能包得住火的纸?这皇室中的风流韵事,自然是不消两天就传得满京城人尽皆知了。
最关键的则是,皇帝听了这个事,立刻爆了血管,进入了中风弥留状态,三皇子顿时就麻了爪:自己没兵权,如果皇帝真的驾崩,自己还能落得好?只能行险一搏,先拿到传位诏书,获得大义名份再说!至于传位诏书这种东西,控制好局面,怎么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但大皇子也不是傻的,我有兵权还能被你把皇位给占了?开什么玩笑,结果,接到内线消息的两批人都冲进了皇宫,去夺那莫须有的诏书。
两头人一碰头,自然是人脑子打出狗脑子,很可惜,三皇子虽然带了八百府兵和一百多江湖高手,但大皇子带的却尽是军中精锐,精于战阵配合,三千多锐士和三皇子的人碰上,输赢也就不用猜了,但眼看不敌,三皇子却被十余名江湖高手拼命救走。
大皇子立马得到了册封诏书,以监国方式开始了国家的管理,这期间,三皇子早逃得老远,马上发了檄文,说皇帝重病之时,自己探视陛下,谁知大皇子狼子野心,发兵攻打皇宫,自己立即引了府兵救驾,无奈大皇子叛军势大,自己不敌,本想以身殉国,但父皇仍在,自己要留有用之事云云,那边大皇子也立马拿出无数证据,证明三皇子谋位不成叛逃,但两边相争,自然有投机家在其中找好处,于是岚庆朝分裂为东西两朝,很不幸,秋家就在东朝大皇子治下。
后面则不用多说,大皇子好歹还顾忌着奇巧殿超然地位,没敢不问清红皂白地杀之了事,等秋鸿把这事完结,在余城已耽误了七八天,还好,秋鸿本人对这事进行了解释后,大皇子体系算是接受了支脉不肖子弟行事悖逆,与主脉无关的解释,只将涉事主犯发往三千里外挖矿作为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