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高原局势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洪承畴不置可否。

若是没有吴三桂这一下子,他倒是能体面的撤出朝鲜,也没如今这般狼狈,

祖大寿又言语了几句,算是与其通了气,这才缓缓离开了洪宅。

回到家中,祖大寿召集一众子侄,叹道:

“这大明,真的活过来了。”

“大明大清,无甚区别,就是咱们祖家,又能如何?”

因为从朝鲜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所以即使失去了朝鲜,但多尔衮还是丧事喜办,封了洪承畴靖安侯,并且入阁。

但在有识之士的眼里,朝鲜的失去,不仅意味着一个财源的断开,更是意味着明朝两面包抄辽东。

即,明军可以避开堡垒成群的辽西走廊,从而渡过鸭绿江,直袭其腹部——盛京。

明军从战略上,获得了优势。

不过还是有许多人认为,随着八旗兵力的恢复,不说像以往那样扣关入关,就言语割据辽东,如宋辽一般南北两朝,也是可以维持的。

……

而在明清大体和平,局部战争的对峙,依旧在维持的关键时期,青藏高原却陷入了一场战争中。

话说,在李自成袭击了青海地区,将青海和硕特两翼,即由其十子分割统治的牧场,全部占据。

其十子只逃回来了六人,带着部众,可以说狼狈至极。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固始汗不得不派遣使臣,去往北京,向明廷献上贡品,成为属国。

从新将乌斯藏地区纳入朝贡体系,收纳版图,这是惠而不费的事情,朝廷自然同意。

绍武皇帝正愁没根据干扰青藏地区,自然同意。

可惜,就在固始汗在厉兵秣马,准备捣鼓青海时,李自成觉得反攻汉地无望,打算拿下拉萨养老,所以直接选择南下。

经过青海地区的高海拔缓冲,闯军上下勉强适应了西藏,战斗力也在不断的恢复。

这对于安享太平多年的固始汗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在他一声令下,曾经受封于各地的蒙古贵族、藏族贵族们,纷纷提马应召而来,在拉萨汇聚。

短短三个月,兵马就超过了三万人,加上他自有的当雄兵(即驻扎在当雄的本部精兵),合计超过五万。

在人丁稀少的青藏高原,是一股了不得的兵马。

李自成的南征,也不过带领两万人罢了。

固始汗又以护教法王的身份,征召了寺院的武僧,又计万人,还获得各地寺院支持的物资。

汇聚了这六万人,固始汗信心倍增,在当雄(拉萨以北,比邻纳木错)城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李自成带领骑兵,在广阔而荒凉的高原上驰骋,越往南,庄园越多,寺庙也就越多,物资也是就越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