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李自成果真又确实死了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基础,就可以正式成为学徒,由太医们教导了,这能节省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带大学生和带小学生,这是两码事。

等到这群人成型,考究合格后,就可以授予最低等的医生,留下十来个最出色的,其余的外放至各省。

各省建立医学院,作为官方医院,一边培养大夫,一边治病救人。

省再裂变至府,再裂变至县。

可以想象,这样的传帮带下来,太夫们数量骤升,能够极大的提高百姓们的生存率。

中医有一项好处,就是不怎么费钱。

花费少的事,自然得干。

不过这是长久之计,朱谊汐等不了那么久。

短时间内,他命锦衣卫先搜罗一些识字的少年,给太医们每人分一两个,先带起来。

那些编撰医书而来京的,朱谊汐也没放过他们,直接要求,磨刀不误砍柴工,也得培养起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太医院官本位严重,皇帝一声令下,立马就开始行动,不敢有丝毫的耽误。

虽然皇帝没有明言,但不带的后果就是免官去职。

试问这天下,哪能大夫有太医院威风?

这边忙活太医院的事,另一边,皇帝从天津得到消息,金鸡纳树来了。

没错,早在去年,朱谊汐就让中国的传教士,以及那些商人们,尤其是英国商人们,为了获得贸易利益,争相鲜殷勤,历经一年多,终于弄来了金鸡纳树的种子。

原来,西班牙人发现金鸡纳树的疗效后,迫不及待的就封锁垄断。

此时作为欧洲捣蛋鬼,英国人早就偷偷摸地把种子弄到了国内,进行培育。

所以西班牙封锁,而英国人则开放些。

“很好!”

朱谊汐很高兴地看着二人:“如果真的培育出金鸡纳书,我将给予你们各自一千匹丝绸。”

“多谢尊贵的皇帝陛下——”

两人大喜过望。

金鸡纳树的种子珍贵,朱谊汐也不敢耽误,直接命人传至海南、广东,云南,分批次种植。

只要能够存活一批,就能源源不断的输送金鸡纳霜。

这可是治疗疟疾的神药。

疟疾,就是通过蚊虫传播,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打摆子,高烧不退后,指定完蛋。

对于云南、台湾的开发为何不到位?就是因为疟疾等疾病的困扰。

他此时竟然是无法研究出青蒿素的,金鸡纳霜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可以说,如果金鸡纳霜普及开来,日后南下定然是后顾无忧。

历史上也正是西班牙人将金鸡纳树移植翻南洋,才那么容易建立起了统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