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报复。”
“对于日本人,朝廷如今没时间与它算账,只是警告一番罢了。”
听到这话,几个官吏露出遗憾之色。
琉球之事,明朝与日本碰撞不止,这让朝鲜人兴奋异常。
对于朝鲜来说,日本可是世仇,不共戴天的仇恨,虽然丰臣秀吉死了,但仇恨却绵绵无绝期。
举世无敌的大明竟然就此放过了日本,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天使,日本人绝不能轻饶,其狼子野心啊!”
“昔日它竟敢觊觎大明,焉知其志已无?”
朝鲜人不断地说着日本坏话,黄宗羲微笑不语。
翌日,他坐着船离开了永宗岛,逆流而上,抵达汉城。
历经沧桑的汉城,呈现在他面前。
囊中羞涩的朝鲜朝廷,并无余力修缮城墙,以至于城墙灰黑色印记明显,城门残缺,上面的铜盯也被撸走,显得格外的落魄。
乞儿们在街头巷尾转悠,渴望着每一枚铜钱。
似乎移风易俗的缘故,百姓们的精神面貌很是不错。
这座王国之都,虽说在逐步复兴,但相较于北京,亦或者南京,差了不止一筹。
“去王宫——”
作为普通的主事,黄宗羲自然得不到朝鲜王的亲迎,不过议政府的左议政(内阁阁老)相迎,也是不错。
入宫见到了年轻且稳重的朝鲜王李淏。
宣读了朝鲜须配合大军北上行动,并且准备粮草问题。
对此,朝鲜自然谨遵其命。
朝鲜王李淏,则耐不住寂寞,询问道:“上国与日本之战,开始了吗?”
“已经结束了。”
又是这个问题,黄宗羲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如今大明之要,就是辽东,日本不过等闲,朝廷宽恕其人,日后再算账也不迟。”
李淏闻言,遗憾地叹了口气。
朝鲜何尝不想跟随大明去打日本,奈何预算不足,财政差点就破产,实在是不想折腾了。
得到答案后,李淏陷入到了闷闷不乐之中。
而黄宗羲,则来到了内城,见到了相当于朝鲜太上皇的敬国公吴三桂。
升为伯爵的李成栋,以及苦劳极多的李应仁。
“臣等叩见陛下!”
“圣躬安——”
面对此三人,黄宗羲直接宣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爵位早就颁布了,如今则是军队的安排。
朝鲜境内,有两万余人的京营,由三人分别指挥,还有数万的朝鲜兵马由其间接控制。
此次,朝廷设立辽东军,吴三桂为总兵,李成栋、李应仁为副总兵,指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