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公报扩张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份样式,然后再复印……”

见到皇帝来的兴致,通政使压抑心中的喜悦,越发地恭敬道:“另外,分馆也能从全国收集民间消息,奏疏中遗漏的,发至公报刊登。”

“百姓们也乐于见到他省趣闻。”

“没错。公报做的不错,对于内阁,朝廷来说,多了解一些地方之事,就能避免被堵塞耳目了。”

皇帝赞赏道。

虽然有锦衣卫、东厂两个渠道来了解地方,但消息渠道越多越好,才能互相印证,辨别真假。

古代为何那么多造反的?

贪官污吏们贪赃枉法是一方面,更多的则是欺上瞒下,延误了灾情。

从而导致小灾变大灾,大灾成人祸,百姓们别无选择,只能造反。

况且,从事实的角度来看,锦衣卫全国不过十来万人,控制力最强的不过是北京城罢了,其余各省只能摸个皮毛,即使加上东厂也不例外。

多个渠道,总归是个好事。

“圣上所言极是。”通政使咬着牙,抑制住心中的欢腾。

看来自己的前途有望了。

十来个房间,里面都是撰写文章的翰林们,一个个见到了皇帝,脸色涨红,高兴不已。

随便抄其一纸文章,其上述说的是今日钱庄一事。

哟,紧跟时事。

详细一览,就是满眼的抨击。

一个是对商贾的贪婪,逾越进行大量的儒雅骂战,如果从读书人的角度来看,那是极为舒服的。

最后,则是对官员们的恨铁不成钢。

皇帝对你们多好,俸禄提高了数倍,搁在崇祯年间,能不饿死你就不错了,如今肚饱衣足,竟然想着向商人妥协。

在这一方面则委婉了许多。

“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陛下,小臣名唤长孙欢,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人,绍武四年二甲进士……”

年轻的翰林满脸通红,拘束地拱手弯腰,诉说着自己的身份。

“哦?文章倒是写得不错。”

皇帝赞赏了一句。

长孙这个姓倒是稀少,不过安庆桐城,在清朝时好像有一个桐城派吧!

心中叹了口气,安徽、江苏分家数载,可惜人散心不散,张口还是南直隶。

不过也对,省哪里有直隶身份高?往其他各地走走,人家只知南直隶,不知安徽者多矣。

心中想的,右手则压了压文章,指着后面抨击官吏部分,说道:“商人固然可恨,但那些官吏,也好不到哪里去。”

“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你这个抨击力度还是不够,得加重,让天下的文武百官们醒悟起来。”

朱谊汐言简意赅地落下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