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明智。
突兀地站起身来,朱谊汐感悟到了盐政的真谛。
除非他一夜到达信息化时代,对于产盐进行严密的监督,让盐价低至白菜价,不然绝难杜绝。
“晒盐法已经普及了吧?”
“启禀陛下,晒盐法在南方人皆熟练,正因为如此,淮盐才是盐政半壁……”
朱谊汐默然。
真正的晒盐法,并非什么理解上的晒干海水,就能获得食盐。
但凡了解常识的都知道,海水中的杂质极多,吃多了会死。
而晒盐法,就是把晒干的海水及咸泥,再通过日晒,熬煮等制成盐卤,最后再把制成的卤水用灶煮煎成盐。
十几道工序,只不过产量较大罢了。
穿越者在这方面毫无优势。
“让蜂窝煤来熬煮。”
良久,朱谊汐吩咐道:“木柴芦苇难寻,也不禁烧,那就用蜂窝煤来烧制。”
“最先从长芦盐场(环渤海圈)开始。”
这道话,吴邦辅自然是对不上来。
他是锦衣卫,负责刺探消息,政治上的事他不能干涉。
对了,西北不是有盐湖吗?也正好扩展盐业。
一番思绪,皇帝心情平息了不少。
当然,对于盐政,他也不再怎么过于关注。
见皇帝无事,吴邦辅这才退下。
离开了皇宫,他松了一口气。
常伴君前,该听的,该说的,都要细细的考究,不能出一丝的差错。
秉承着出皇宫后,一丝消息不能泄露的原则,让吴邦辅在锦衣卫指挥使上一干就是数载,权势日增。
坐上马车,回到了府邸。
这些年来,锦衣卫屡屡立下大功,无论是在南京刺探,淮北四镇,山东对峙,亦或者朝鲜之战,都避免不了锦衣校尉的身影。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邦辅在今年冬至,升到了伯爵,拥有了恩赐的伯爵府。
在勋贵们来,子爵、男爵府,根本就是个大一点的院子,只有伯爵府,才算是真正的贵族府邸。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来自于前朝最低为伯爵,另一方面则在前几年,伯爵以下难世袭的缘故,不被认可为真贵族。
“爹!”刚至家中,几个儿子就迎了上来,满脸喜色。
锦衣卫封伯,这在大明朝是头一遭。
“用不着奉承我。”
吴邦辅绷着脸,沉声道:“多弄些心思在书本上,比什么都强。”
这下,气氛顿时坏了起来。
长子只能厚着脸皮道:“父亲,附近好几座伯府新立,就派了些请帖过来,咱们都等着您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