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一辆,侍郎们又一辆,可谓是越来越拥挤。
家卷们只能坐马车,在官道上去玉泉山了。
“此路虽然縻费不少,但却着实不错。”
半躺在车厢中,张慎言感受着舒适和平稳,忍不住感慨起来。
吕大器笑道:“内帑出的钱,咱们来享受,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铁路的修建,对于那个来说完全瞒不住,其成本更是被知晓的一清二楚。
每里成本二千圆,差不多是银圆铺出来的路,这太吓人了。
当时知道这个消息,哪怕一向以狗腿着成的吕大器,也忍不住叫嚷着,还不如修一条运河来的好。
如今屁股一坐,身体自然给出了反应:
真好——
与运河相比,这铁路不受北方缺水影响,可以一年四季的奔走。
“这铁轨,比官道垫高了近一尺。”
这时,阎崇信则从窗口缩回头来,忍不住的赞叹道:“地基是由砂石铺就,即使是雨天,也照样能走道。”
“遇到雪天,清扫一番,到也能再次行走。”
“夜里也能走。”这时,首辅赵舒也回坐,屁股挨着软乎的坐垫,开口道:“只要舍得下成本,沿途建一些火炬,马夫能看清路,也就不怕出轨了。”
“这倒是……”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思索,最后是惊诧莫名。
虽然成本有些大,但在紧急关头,昼夜行军,这速度就有些吓人了。
日夜行进三四百里,乖乖。
内务府倒是照顾内阁,车厢中的茶水糕点一应俱全,让几人放宽了心,嘴边的话也松了些。
“可惜,拉拽的太少了,这一车厢顶多二十来人罢了,只能通信快些。”
吕大器满脸遗憾。
作为老末,他自觉的为几人泡上了惹茶,又擦拭了桌面,心里格外的不忿。
但没办法,谁让他资历浅。
“不急,慢慢来。”
赵舒呡了一口老末吕大器泡的茶,味道还真是不错。
对于皇帝的蒸汽机改造工程,他倒是了解一二。
如果真的实现了,一口气拉拽上千人就不存问题了。
车厢渐渐陷入安静。
八部尚书侍郎们,则倒是议论了一路。
如此快捷方便的马车,让所有人都欢喜。
这要是修到江南,几天功夫就能抵达,何苦去坐运河那慢船?
六十里地,中间修了两个站点,换了两次马。
虽然马儿一直很精神,跑得很舒服,但架不住那万一。
约莫过了一个半时辰,皇帝来到了玉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