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一动,土城内驻扎的几百兵马一动,立马惊醒过来,登上城楼,用着满语喊道。
“说的什么?”
王世国虽然听得懂蒙语,但与其接近的满语却难懂。
骑兵不善于攻城,王世国也想不战而收城,立马去寻来了翻译。
曹玺有幸被找到,规矩地跑到将军跟前,听着城头的喊叫,他小心地翻译道:
“他们是在问咱们是哪部分的,可有军令。”
“他娘的,满清都完了,这群瘪犊子还在守城,有种。”
王世国哈哈一笑,对于眼前的这群人颇有几分欣赏之意。
由于是边军出身,王世国对于族群并不太看重,麾下的将领同袍,鞑子可不少,朝廷查的紧,更是花钱请蒙古人来充数。
所以,此时他已经想将这群人收入麾下了。
“将军,这些人好像不是八旗,而是披甲人——”
曹玺眺望了一下,谨慎道。
“哦?你说说,披甲人是什么?”
王世国来了兴趣。
“回禀将军,这披甲奴,是当年老奴北上至宁古塔,兴建了宁古塔城,兴建好之后,派遣驻防的兵马不足。”
曹玺看着王世国的脸色,他当然知道在黑龙江这个地方,眼前的人就是土皇帝,他一五一十道:
“所以征讨了附近的索伦部落,给予他们铠甲,钱粮,但不编入八旗,让他们世代守边,形同奴兵……”
“原来他们是索伦人。”
王世国恍然:“难怪清军之中的那些索伦兵凶猛难当,原来生活在黑龙江附近,如此寒苦之地,怪不得天生就是当兵的料。”
想到这里,他大喜过望,忙吩咐道:“你告诉他们,我们是朝廷的人,让他们开门。”
“可是?”曹玺一愣。
“我说的朝廷,可指的是大明朝廷,但你就直接翻就是,别多嘴。”
曹玺立马叽里咕噜翻译起来。
咔嚓——
城门被打开。
王世国指挥将士们入城。
那么小的一座城,藏再多的兵,也敌不过他们。
入城后,有了翻译,王世国对于这群披甲人有了初步了解。
原来,在努尔哈赤征讨附近的索伦人人,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派人去往黑龙江附近部落征收貂皮鱼获。
这群人的待遇也很好,每人每年能领取二十二两银子和十五石粮食,这比他们打猎强多了,而且还稳定。
不过在关内元气大伤后,满清大肆北征,许多的索伦人收入军中,导致宁古塔的兵力萎缩到了五百人。
“除了经商,还可以收税,貂皮可值钱的很。”
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