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工程兵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十年至功无以毕之。”

平均来算,每年至少要支用百万,这对于财政来说绝对是个大负担。

要知道北方各省依旧在半税,大明天下还是靠着南方养着,支用的方面太多。

光是湖广、河南的移民搬迁,每年的耗费就超过百万,而且还在持续不断的输血。

想到了移民,王应熊忽然恍然,自己要说的正是这个,他激动道:

“陛下,吉林此次募兵,假以五年为限,再赐予土地放归,如此一来,妇孺跟着壮丁走,迁徙之事比之搬家族走更为便宜……”

朝廷的迁徙是强制性的,整家整村的迁,故土难离,破家值万金,磨蹭拖延是常有的,地方上也因为迁徙闹出不少的幺蛾子。

例如土地房屋价值几何,地方如何假公济私,把不该迁移的人纳入迁移等等。

而募兵却是选择性迁徙,以点带面,让人心甘情愿地走。

“你的意思,也是按吉林都司那般来做?”

“老臣以为应当如此。”

王应熊胡须颤动,激动不已:“可先招募丁壮入军,然后就地屯田两三载,其地熟也,再奖赏其人,许其迁家,如此虽然慢了些,但却水到渠成,军民多欢喜。”

“可——”

皇帝感觉不错,募兵移民的点子确实不错。

忽然,他大脑中灵感爆发,脱口而出:“建设兵团。”

“陛下?”王应熊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其实,不止是移民可用募兵,建设官道也可用募兵。”

朱谊汐兴奋道:“可招募数万人,专司修缮官道,填沟挖渠,架桥修坝之事。”

“一来,术业有专攻,这些人配合多了,也就更加熟练,速度也快。”

“二来,免去了百姓徭役之苦,一年四季也能修路,岂不美哉?”

“妙也。”王应熊赞叹道:“一如宋之厢兵,比京营便宜好用,天灾时也能招募百姓,免去民乱,着实不错。”

翌日,兵部就得到了指令,去往贫瘠之乡招收工兵,月饷俸禄只有京营一半,但却不用打仗。

更关键是,时间只有五年,就能退伍还乡。

不用打仗的兵,如此稀奇的事,通过公报一发,立马传达至天下各地。

大明公报作为朝廷的喉舌,掌控舆论的利器,如今以周刊而发,一期发售,各地复刻后,总规模能达到百万之巨。

几乎每一个县城,都会有公报的身影。

没办法,各地县衙强制要求订阅,谁也不得延误父母官们领悟上意。

例如,公报宣扬工兵,那招募工兵就是大事,你做得好或许不会升官,做的不好,定然是要吃挂落的。

考成法可不是吃素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