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夜游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出了笑容。

“不过,我有一朋友,名叫郑森的,去年就升到了六品,我还慢了他一步,明年怕不是就会入京了,这小子啊!”

炫耀完后,两人这才各自回房。

翌日,又轮到王夫之轮值文渊阁。

文渊阁乃是大明中枢内阁所在,通政使收取天下所有的奏疏,几乎不做筛选的就发往内阁。

所以在皇宫之中,一天12个时辰离不开人的是通政司和内阁,以防贻误军机大事。

内阁实行轮值制,五位阁老自然不需要熬夜,他们也熬不住,熬夜轮值的则是年轻的中书舍人,收发一切的奏章。

文渊阁在紫禁城中,在紧急的时刻,即可通报皇帝。

两人一班,基本上是你熬上半夜,我熬下半夜,鸡鸣天亮,等人来就交班,然后当天放假。

王夫之熬夜,特意准备了点心,而一同轮值的,则是绍武四年的状元郎,夏完淳。

对于这个二十岁中状元的夏完淳,王夫之是极其佩服,

其父夏允彝乃是几社元老,自小家学渊源,诗书传家,又是江苏松江府出身,能中状元真的不稀奇。

“王兄!”夏完淳整理着奏疏,对他点了点头。

一旁,宦官们几乎每隔半个时辰左右,就会提一篮奏章过来,气喘吁吁,也是累得不轻。

不一会儿,内廷中就送来的饭菜,有荤有素,御膳房,谈不上多好吃,只能将就。

夏完淳看了一眼饭菜就蹙了眉,果断地选择放弃,吃起带来的点心。

王夫之会心一笑,也吃起自家的东西。

安静的文渊阁中,只有翻阅奏章的声音。

收拢——归总,然后按各部,事态紧急分门别类地归置好,再放至各阁老的桌案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内阁中书舍人中,有一项相当良好的工作传统:今日事今日毕。

绝不能把昨日事留给明日人。

天下共二十二省,两京,两百府,一千四百县,加上文武官吏,每日的奏章数以百计。

所以二人大部分时间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有上下半夜轮流值班的机会。

琉璃瓦罩下的灯光,虽然不怎么亮,但却安全和唯美,只有翻阅奏疏的沙沙声。

而熬夜的,岂止是他们。

早在幕府时期,朱谊汐就设立了密折制。

即,派遣亲信之人去往地方为官,赐予密匣,让他们的奏疏不经通政司,可直达内廷,呈交到皇帝面前。

这对于锦衣卫的监察手段,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毕竟最了解官场的,只有自己人。

一开始只有几人,如今扩展到了上百人,每天都有十来封密折让他处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