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辽藩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朱谊汐叹了口气,使官府和地方达成微妙的平衡,使得这个进程逐步展开,而非社会倒逼。

说白了,工业化进程中,宗族捆绑住了人口,必须要让人口解放。

但中国自有人情在此,人口太多,如果全部解放的话,对于那些人来说,失去宗族的庇护,反而是一个祸事。

仅仅是破产农民,就足以支撑起工业了。

有限度的解放人口即可,例如,他将出县要路引改成了出府要路引,算是极大的扩宽。

想到这里,商鞅的那一套成年即分家的制度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回京吧!」

想得脑仁疼。

朱谊汐摆摆手,回到了北京城。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皇帝才返回了紫禁城。

沉下心,他来到了养心殿。

本想出门散散心,谁知道又带了问题回来。

手中的毛笔开始书写,武举,宗族。

前者关乎百年大计,军队未来,后者则涉及到社会核心,可谓是极为敏感的问题。

宗族,由同一老祖而聚居的集合体,基本以村落为主。

封建社会以里、甲划分,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对治理多有妨碍,名大于实。

谁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村,但不知道属于哪个里。

随后,他又在宗族下面画线,书下家族二字。

而宗族又由大家族组成。

大家族是五代血缘为纽带,出了五服,就是另一家人,就算是诛九族,也砍不到他们头上。

在约束上来看,家族大于宗族。

所以拆分不了宗族,就只能拆家族了。

于是,在家族两个大字之下,又写了两个字——分家。

「以功名为限?」朱谊汐嘀咕道:「但凡取了功名,就得别居分家。」

「既能承担风险,也符合常理,获得功名也就有钱了,想要分家的念头就充足了。」

而这样一来,那些大的士绅家族,比如一家出了三四个秀才,两三个举人那种,必然会不断地分家,割裂实力。

在宗族上的影响力自然就缩减。

而弱小的家族,依旧原样,自然就无需担心风险。

如此,阻力大减。

想到这里,朱谊汐不由得露出喜色。

想法已经出来了,那就自然由内阁来完善,再由朝廷执行。

于是,忙活许久的内阁四人,又被皇帝召见。

「拆分家族?」

四人愣神,觉得这话有些离经叛道。

因为儒家治世,倡导孝道。

而聚族而居,则是孝的一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