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找她,可无了了。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人妖殊途,早已注定。和她在一起便是害了她。
所以我下定决心在石桥相守三年为见她一面了却心事便回苦海余生当个摆渡人。
可我化回原形,卧至河石至上,饿食日华,渴饮月精。三年苦守只为见她一面,可等来的却是一场寂寞。
如今来至处,是与禅师来告别,此后我便回苦海余生当个摆渡人,渡人,渡妖,渡神,渡鬼,渡佛,阴德只为她一生安康幸福。
光阴如白驹过隙,数百载逝去,却无人发现禅垫下禅师曾刻下一行字:
“相遇不如相知!”
……
听完了整个故事,陆芸的脸上便已是写满了震惊。
她看着掌柜,惊疑道:“您怎么知道我要问的是感情之事?”
掌柜感叹道:“我虽然没有踏入过凤凰城一步,但是三小姐的事情我也早有耳闻。您是一个善良的女子,但心中执念却是太深了。就像我方才所讲故事中的男女一样,他们都是妖,却都以为对方是人。他们觉得是在成全对方,却不知恰恰是误了彼此一生。”
“三小姐,您就如同那故事中的男女。你以为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妖怪。实际上这世上很多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妖怪。”
“相遇不如相知,与其自我怀疑,不如尝试着和心爱的人互相了解。是人是妖,只有了解过后彼此才会知道。”
“若觉得自己是妖怪,对方或许也是妖怪。对方若是人,在他眼里你亦是人。如若他觉得你是妖,那么你离开他便是。”
“所以,其实这些事很简单,并没有三小姐想的那般复杂。”
掌柜所说的妖,其实就是陆芸的心结。
他没有直说,但是陆芸已经明白了这些话的含义。
其实祝余也曾这样劝说过陆芸,让她尝试着和看得上的男人交流一番,或许结果不是她心中想的那样。
但是同样的意思,祝余却无法打动她。
然而现在听了掌柜用故事人物比喻一番过后,陆芸便有了大彻大悟的感觉。
陆芸甚至自己都觉得很奇怪,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为什么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感受就不一样呢?
其实她忽略了一点,因为她是主动来这里寻求解忧。这说明她心中的执念已经松动了,不再像以前那般执着。
所以,在听了掌柜所讲的故事后,她便有了很强的代入感,觉得从里面了解了一些东西。
正如掌柜所说,不是他开导了人们,而是人们自己解开了心结。
而掌柜只不过是太过了解人情世故,才会让所有人都觉得能够聊得来,甚至很投缘。
陆芸觉得自己想不通,实际上她已经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