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承环顾殿中百官,沉声道:
“此前朕已颁布招贤令,但思来想去,还是不够。这天下之间学子无数,皆从百家,各持主张,欲证明自家所学。朕便决定,给这诸子百家一个展示自家学说的地方。”
萧承顿了顿,接着道:
“是以,朕于感业寺旧址之上,设立稷下学宫。天下士子,皆可前来,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不论其国别、年龄、资历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见解,相互辩论,以促各自学术进步。除此之外,各家学派,可自由于学宫之中招生教学。各国学子,亦可于学宫之中寻师求学。所需一应物资财货,皆由皇室供养!”
此前拿钱供养感业寺,除了得两句“阿弥陀佛”,屁用没有。拿来供应稷下学宫,却还能得些人才。
百官之中,已有不少人眉头皱了起来。
这当今陛下,又是科举取士,又是设立稷下学宫的。那今后朝堂用人,岂不是由不得他们举荐了?
若是这般,那各家子弟,日后又该如何入仕?
难道要让各家子弟,去和那些穷酸农家子,一起去什么学宫求学,还去考什么科举?
荒唐!太过荒唐了!
当即,便有一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年老官员,忍不住站出身来,俯身道:
“陛下,这学宫一事,听着似乎是化诸子百家于己用,于国家大有裨益。但这世间之事,又岂是这般简单?只看夏国朝堂,亦是百家并重。然后百家学派出身的官员相互攻讦,已成党争之势。致使夏国国政,数年一改,除却过多损耗朝廷威信之外,再无旁的用处。是以,还请陛下三思啊!”
萧承看着这名站出来的年老官员,眉头微微一挑。
呦,借着势头动手拿下了多少官员,竟然还有不要命的,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殿中的百官,见有人刷先跳了出来,顿时心中一动。
百官目光游离,私下交错,便有不少人明白大家的想法,正要大着胆子出声附和的时候,就听到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臣温体仁,有本要参!参太中大夫成英范,教孙无方,致使其孙为人嚣张跋扈,不思进取,曾纵马闹市,夜夜留宿花柳之地,有损朝堂体统!”
温体仁突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正气凛然道。
萧承眼皮一抬,装模作样地道:
“哦?这么说,那太中大夫何在?”
刚刚还言之凿凿,一副为国为民的年老官员,此时老脸涨红,讷讷了半天,方才拱手道:
“臣,便是太中大夫成英范……”
萧承恍惚地点了点头,道:
“哦,原来你就是太中大夫啊!廷尉温卿所言,成卿家可知道?”
成英范低着头,脸色为难,斟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