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到也……”
片刻之后,道人缓缓收敛心情,眉心白色光辉缓缓消散。他整理了一番衣冠,连忙对着身旁的岐王弯腰一礼,道:
“恭喜殿下,此城已下!”
话音未落,便听到另一道声音,响起道:
“恭喜殿下,一战告捷!”
道人闻言,微微抬头,便见对面一名身穿儒袍的士子,亦是对着岐王恭贺道。
在云国的稷下学宫之中,诸子百家虽有学术之争,但也因为各家学子们同处一地学习,多有相交,关系倒是颇为缓和。
但在夏国朝堂之中,百家皆有出仕弟子。为了扩大各家学说的影响力,相互之间争斗越发激烈。又遇上了诸皇子夺嫡,各家趁此时机各自选定支持的皇子,斗得更是不可开交。
相互之间,不能说是相亲相爱吧,也能说是势不两立。
道、儒两家,既然同时决定要为岐王效力,自然私下里免不得争斗。
所以便是对着岐王恭喜道贺,竟然也弄出了几分剑拔弩张的味道。
岐王微微回头,看着身边两名儒道之人,眉头微微一挑,忽然开口道:
“不过是一城而已,不算什么!本王此时,倒是想要请教二位了,安顺郡之战,之后该如何安排?”
闻言,二人顿时对视一眼。
臣子要选择君王效忠,君王也要考校臣子是否能够重用。
二人都知道,这就是岐王对他们二人的考校!
道人闻言,二话不说道:
“叛军仅占一郡之地,而殿下携大夏一国之力,十数万大军倾巢而动,惶惶大势不容逆转!殿下只需顺其自然,给叛军士卒留下一线生机,使得他们不会起鱼死网破之心,则安顺郡短则一月。多则三月,则可平定!”
说到这里,道人微微一顿,继续道:
“我道家之中,亦有领兵之人,愿为殿下效力!”
谷鮞
岐王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
“充先生所言甚是,本王受教了!”
道家弟子充乐游闻言,嘴角一弯,微微低头一礼。
“传令,各营将士攻城,当围三阙一。投降叛军,一律既往不咎!”岐王继续道。
手下亲兵,当即回应道:
“是!”
一旁的儒家弟子见此,亦是连忙出言道:
“殿下领兵平叛,大义在手。叛军多为求活,而为匪首鼓动。如今殿下既行王道,我儒家愿出力相助,使得郡中百姓知晓朝廷恩德,拱手来降!”
岐王闻言,倒是眉头一挑,开口道:
“哦?本王从来只知打仗,倒是不曾想到这些。若是周舜先生能够助本王尽快平定叛乱,本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