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北击突厥

作者:云绕半山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且这江州城,每至这春夏之际,或逢暴雨,或因上游涨水,便时有内涝发生。将陛下行在设于江夏山之上,那也是无奈之举啊!”

江州城因地势天时等原因,城中经常会有内涝发生。不一定会发生什么严重的灾害,但总归是会对城中生活有所影响的。

江州城文武,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才想尽了办法,找到这处地势极高,风景秀丽,又是在江州城之中,方便大军护卫的地方!

听到这里,萧承下意识地抬头,朝山下的江州城望去。

远处,浩荡长江呼啸而过,江水汹汹。城中大小湖泊遍布,水脉众多。如此地势,若是再遇上一场暴雨,不内涝才怪呢!

萧承想到这里,也只能微微点头,继续道:

“是朕不知道个中详情,错怪你们了!”

众臣闻言,连道不敢。

众人又沿着山道行至半山腰,便是临时行在所在之处。

说是临时行在,但毕竟是江州城地方提前数月修建,占地并不小,殿宇楼阁,一应俱全,已称得上是一座行宫了!

萧承打量了一眼,扫了一旁的伍子胥一眼,眉头微微一挑。

这就是你说的,花费不多?

伍子胥见状,只是轻笑了两声,没有开口说话。

就因为这江州城的地势不算好,江州城一众地方官员,是既不敢让萧承受城中内涝之苦,也不敢让萧承住在江州城外。

这算得上事出有因,地方官员想必也曾为此左右为难过。萧承也不好太过为难他们,便没有再继续开口责怪,就当此事已经翻篇了……

让冯保主持安排随驾人员入住临时行在,萧承则带着一众文武重臣,找了处殿宇,开始商议起国家大事来。

萧承坐于上首,环顾在场文武重臣,沉声道:

“这些时日,豫章郡、浔阳郡、南阳郡、榕郡,这几地的夏军,可有什么异动?”

南阳郡属豫地,在江州郡以北。

剩下三地,归属于江南九郡。浔阳郡,在江州郡东边。豫章郡分别与江州郡、邵阳郡接壤。而榕郡在邵阳郡北边,临近大海。

如今这四郡,便是云夏两国前线。此前西南防线撤离回去的夏军,散于四郡之中,夏国更是抽调了不少兵马驻扎于此,抵御云国兵锋的同时,并等待时机,以期夺回失去的七郡之地!

听到萧承询问,程不识当即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江州郡一战之后,夏国西南防线崩溃,布置于此的众多精锐大军,损伤无数。撤回去的十余万兵马,少有精锐之众。如今正不断加紧操练,并无动兵之意。”

伍子胥此时,亦是开口禀报道:

“陛下可还记得,去年京中急报?北境草原遭遇白灾,突厥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