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打着渤海国旗号的商船,缓缓停靠在岛屿码头之上。
岛上,亦有十余人提前等候在此,焦急地等候着。
商船之上,身穿普通商贾服饰的宫英纵,此时看了看码头之上等候的十余人,颇为感慨地道:
“自安国臣服之后,云国增设驻军、设立总理大臣衙门,查抄土地,分配给百姓以收买民心。国内的忠义之士,也被数次清缴,损失惨重,再无力反抗云国统治。”
“可时至如今,却还有心怀黎朝宗庙之人,竟然甘心退守这地处偏僻的小岛上,迎接王上的归来,当真是让人动容啊!”
宫英纵身旁站着的,竟然是黎卫宁!
就是那个,在南盘江之上,被杨大眼、诸葛亮打得全军覆没,精锐尽损的黎朝君上,黎卫宁。
也正是因为折损黎朝大半精锐,这才致使黎护登上王位之后,手中却无足够兵力抵抗云国兵峰,只能选择举国投降,保全宗庙社稷。
在夏国待了不过一年多的黎卫宁,此时与当初比起来,却是相差甚远!
身形消瘦,脸色难掩颓唐,整个人精气神尽丧,再无当初那坐断天南之南,与云、夏两国鼎立天下,为一国之雄主的模样了。
听到身边宫英纵的话,黎卫宁脸色更白,一副失神落魄的模样,喃喃道:
“不过短短两年,何以沦落到如此境地?”
昔日黎朝再势弱,南华殿之中,也是文武群臣俱在,治下八千万子民,可堪一用的将士,足有二三十万之众。
可如今,依旧忠于黎朝江山的忠义臣子只剩下数千人,还只能躲在着方圆不足数里的孤岛之上,苟延残喘。
两相对比之下,如何不让黎卫宁心生凄然?
宫英纵闻言,眉头微微一挑,不自觉地瞥了黎卫宁一眼。
为何至此?还不是因为你!
邕州国战、秀山郡之战、南盘江之战……
这数场大战,黎卫宁不是暗中给云国报信,就是暗中拖后腿,要么就是心里没数,亲自上阵领兵。
种种操作,直接送了黎朝大半精锐。
要不然凭借黎朝这数百年积攒下来的实力底蕴,不说能够挡云国于国境之外吧,起码现在还是能够继续抵抗,牵制云国部分兵力的。
本就心中敏感的黎卫宁,此时注意到宫英纵的眼神,心中顿觉羞愤至极,转而拂袖而去,道:
“孤不愿见他们!让他们,回去吧……”
此时的黎卫宁,是不愿见?还是羞于见?这个问题,倒是很显而易见。
可还不待黎卫宁走出几步,宫英纵却是眉头顿时皱起,右手勐地一探,死死扣住了黎卫宁的臂膀,皮笑肉不笑地道:
“王上,还是见一见吧……毕竟,送你回来,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