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南下的大部分目的了。至于什么藩国的虚名,意义不大,反正他们也不指望南宋能给他们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要不添乱,允许商社从南宋这个大市场中汲取养分,便足够了。之所以还留在临安,主要是反正要等到南风季,左右都是等,不如在临安等着看看能有什么好处呗。
时间长无事可做,三人便轮流返回庆元府,帮着处理生意上的正事。这期间,狄柳荫他们还跑了两趟日本,赚了点钱贴补家用。
眼下,郭阳和魏万程都出去了,只留王泊棠一人呆在临安等消息。他居住在候潮门内泥路西的都亭驿礼宾馆中,无所事事地等着朝廷的回信,闲着无聊便出门闲逛。
此时的临安,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繁华之地,兴许也就只有毁灭前的巴格达能比了。
临安城中,水系纵横,道路几乎全部铺了石板,物资流动极快。街上行人和摊贩络绎不绝,街道两侧,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楼,三层高楼并不少见,甚至四五层的也有,招牌布幡遮天蔽日。
此时的建筑绝大多数为木制,如此密集的建筑群,自然失火事件频发。为此临安城中还有专门的救火队,王泊棠在此呆了几个月,临安城都还没完全逛完,火灾就见了好几次。
后世伪造的古建筑见多了,现在到了临安城,他才认识到什么叫真正的“古色古香”。
呃,倒也不是说多好看。所谓“古色”,其实并不是后世仿古建筑常见的深褐色青灰色等寡淡的颜色,恰恰相反,现在建筑上大量使用浓烈的大红大绿这样的色彩,这在后世看来俗不可耐,但在颜料匮乏的现在却特别符合一般人的审美观。不仅建筑是这样,衣装也是这样,一般的穷人只能用朴素的黑白青色,只有富庶的临安才能大面积出现浓烈的色彩。
而所谓的“古香”,就更令人尴尬了。现在的木建筑通风设计得很不好,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又没有上下水设施,因此屋子里总是弥漫着一股子怪味,中上人家会熏香掩盖一下,而普通人就只能忍着了。
今日,又是王泊棠百无聊赖,出门逛街的日子。他坐在一处临河酒家的二楼,酌着淡酒,慢慢挑着香油渍过的春笋,看着河岸边随风拂动的杨柳,很是惬意的样子。
背后,几个年轻的士子在聊着天。他们先是交流了一番科举应试的技巧,又轮流念起刚写好的歪诗,多是些抒发男儿豪情、杀敌报国之类的,讨论起当前的战事,甚至还提到了胶东的大战,正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
几人念完,相互吹捧了一下,便招来殿中的伙计,掏钱点了些什么。
不久后,便有一个矮小瘦弱楚楚可怜的歌妓抱着琵琶走过来,向几人行了一礼,开始弹唱起岳飞的《满江红》。
听着豪壮的歌词用婉转的女声唱出来,王泊棠笑了一下,随后思绪开始飘到遥远的胶东。
现在是芒种了吧,那边也该是收麦种粟的农忙季了,不知今天收获几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