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若云上台之后,开始孜孜不倦地推进东海商社各部门之间的货币化结算,如今已经小有所成,至少阔马造船厂能向海军为每艘船报出一个合理的结算价格了,既能有一定利润,又不过于暴利。当然,只是内部价,不会向外出售的。
韩松苦笑了一下:“这还只是裸船的价格呢,不包括船上的各式装备和人员。不过这是第一批,成本自然高些,等以后跑顺了,价格应该会降到一万五以下。周正茂还规划了一个柞木为骨、杉木作壳的减配版本,可能连一万都用不了。”
魏万程仍然一副吝啬鬼的样子:“就算一万,可是星火级才一千八一艘吧?这就五六倍了啊,但是载货量有五倍吗?满载装货四百吨……也就三四倍吧!这不是完全不值吗?”
实际上他说的虽然外行,却切中了事实。木帆船时代,性价比最高的就是二百吨上下的小船。哪怕列强有实力制造上千吨的大船,然而在欧洲、美洲近海航线,执行大部分运输任务的还是这一级别的小船。因为大型远洋船只为了抵抗风浪和自身的重量,必须花费大量的额外成本增加强度才行,在成本上是比不过皮薄的小船的。
韩松一副无奈的样子:“你不能光比载重啊,火力和船壳都被你吃了?好好好,咱先不算打仗,只谈商业。烈焰级虽然性价比不如星火级,但是她能跨越大洋去更远的地方进行贸易,这利润可比你在近海折腾赚得多多了吧?兄弟,你好歹也是商务部的,看长远点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