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又对徐民问道:“这些兵怎么样?”
徐民犹豫了一下,说道:“跟汉兵没法比,但也能用。不瞒您说,印度这边的人是分四等的,和尚和神婆一等,兵将一等,普通民人一等,奴婢又是一等。邦国之间打仗,通常只有第二等的兵将去打,他们一般有家传的武艺和甲衣,力气也大些,确实是好战士。我们募不来那样的兵,只能从贫民里募,虽说如此,倒也不差。他们就是有些笨,但好歹听话能吃苦,只要有口饱饭,五十公里拉练都能挺着走下来。不客气的说,我们这些兵,论单打独斗肯定赶不上一般的印度兵将,但列阵而战,就是一千个兵将过来也照样把他们打趴下!”
“是吗?那好啊!”高川打了个哈哈,又将信将疑地看了看这些低种姓的印度士兵。
出于历史原因,他对印度人的战斗力相当怀疑,总觉得中看不中用,一上战场就该露馅了。但实际上,普通的印度平民吃苦耐劳又有服从性,在线列步兵时代是非常优秀的士兵,只要有合适的指挥,就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历史上,英国在印度殖民地募集的部队相当好用,参与过大量的战争,历次殖民地冲突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后来的一战二战也有不错的表现。到后来62年一触即溃,与其说是兵的问题,不如说是上层军官无能——将熊熊一窝啊!
这几年里,公民们带古里营出去大大小小也打了好几场了,大胜说不上,但总的来说可以称得上“临危不惧,进退有度”:在敌军发起进攻的时候能保持住方阵,在对方被火炮轰散之后又能统一队形前进不争抢人头,能做到这一点,就称得上一支强军了。
“很好。”高川听了徐民讲解的几个战例,终于放下心来,一挥手招来西洋公司的几个雇员,抬下了两个大木箱,打开之后露出里面白花花的现大洋,哦不对,是东海银元,对着士兵们喊道:“放赏!一人一元,等到了华罗城之后,再赏两元;此后每战得胜,都必有奖励!”
士兵们莫名其妙拿了赏银,欢喜无比,效忠的口号喊得更响亮了。稍后,他们就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高川本来计划当月就出发,结果不巧撞上了恐怖的西洋夏季风暴,因此只能缩在古里堡里,等到下个月风暴过去,才乘舒适的西南季风北上到了华罗城。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