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临安事变 八 昨日重现

作者:修改两次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么厉害……老身也想不通哇!不过,他们来者不善是真的,‘奉天靖难’的大旗都挂起来了呢。”

“奉天靖难?”赵禥书读过不少,但脑子不怎么好使,对此并没什么印象,“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没印象才是正常的,因为这词是后世朱棣发明的,现在还没人用过呢。也就韩松三人不学无术,想不出什么好词,又不想把“清君侧”一类的陈词滥调拿出来,就提前山寨了一下。但是,他们居然反而歪打正着了。

谢太后亲自给他戴上幞头,说道:“我问过陈学士了,他说‘奉天靖难’词语未曾见于典籍,但倒有个‘奉天之难’,说的是唐代德宗皇帝削藩,引发了众节度使叛乱。或许是东海人不学无术,写错了字,不过用于此时此景,倒也贴切……”

赵禥不禁打了个哆嗦,他虽然脑子不太好使,但事关自身利害的时候还是分得清轻重的:“那得赶紧商量对策才行啊……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割地赔款能不能行?”

“谁知道呢?”谢太后摇了摇头,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赶紧对赵禥说道:“官家,快,命人去武库挑些轻便的兵器来,分发给各宫!”

赵禥没理解她的意图,下意识地点头道:“对,大敌当前,宫人也得自保才行。”

“自保什么啊!”谢太后差点就要捶胸顿足了,“要是东海大兵真打了进来,她们那点小胳膊小腿能有什么用?兵刃是用来自裁的!靖康之耻,可不能再在临安重演了!”

……

作为一个都城,临安的格局是与众不同的。

大多数普通的国都,皇城要么位于城正中,要么位于城北,唯独临安偏偏反了过来,皇城是建在旧杭州城的南边。对此,赵构的解释是“坐南望北,不忘故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因为城南更靠近钱塘江,一旦外敌打了过来直接可以上船就走,逃跑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这个格局对于以陆军见长的金人确实是有用的,但对于从海上而来的东海人,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正好把软肋给暴露了出来——战舰往江边一靠就是皇城根,连码头都是现成的。

等到谢太后收到告急之后亲自把赵禥揪了起来的时候,东海军都已经把最南边的嘉会门给占了。

更多的士兵还在从玉津渡口上岸,林宇和魏万程两人已经身先士卒,登上了城楼,策划起了下一步的行动。

“老魏,你对这片熟悉,我们下面应该怎么走?”林宇问道。

魏万程四处张望着说道:“等等,先待我观察片刻。之前我来的时候都是被人带着走,稀里糊涂的,哪有那么清楚?先让我回忆一下……”

其实不用魏万程讲解,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林宇现在也能将临安城的结构看个大概。

大致来说,临安城整体是个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最外层是包裹住了整个城市的外城,城墙修缮得很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