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钱多了也头疼

作者:修改两次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我们更有优势吧?”

徐云想了想,说道:“同盟区内的齐、东平、滕三地可以给我们提供矿产品、粮食和人力资源等等,而江淮地区可以提供一些消费品。虽然我们的民用商品在价格上有很大优势,但如果说国民有钱了,想买点新鲜玩意的话,南宋那边还是能提供不少新奇好东西的,可以抵充一部分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也不用我们操心,只要把口子放开,民间自己就会完成贸易的。此外,重工业产能虽然被挤占了,但水力机械相关产业还是有余量的,我们大可以向外出口一些,促进外部轻工业的发展,也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水力机械可谓是东海工业赖以起家的根本,多年下来已经有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而且直到现在仍然供需两旺——蒸汽机当然好,但价格高、产量有限还要烧煤,相比之下廉价的水力仍然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实际上,水力机械的竞争对手不是蒸汽机而是房地产,只有当沿河地块昂贵到不足以支撑水力作坊的时候,这种动力形式才会被最终淘汰。

周弘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神色复杂地说道:“我感觉我们这是打开了一个盒子……只要在江南建立起了工业基础,他们很快就会自己发展起来,最终超越本土,甚至达到这边望尘莫及的程度。”

余人听了,一时也都沉默下来。

这基本已经是股东们的共识了:江南地区可谓中国的精华地带,适宜的气候带来了最好的农业条件,密集的水网带来了最好的交通条件,大量的人口和发达的教育水平带来了最好的人力资源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这些特征不但在农业时代得天独厚,而且在工业时代同样优势巨大,是注定要成为天下第一的,即使一时因为历史原因而落寞,最终也会重新证明自己。

在此之前,全体大会一直对江南抱着警惕心,有意无意地压制着当地的发展。然而,在局势大变的现在,这个政策也不得不做出一定改变了。

“要朝前看嘛。”徐云感慨地说道:“大势在此,既然不可改变,那就顺应它吧。而且,本土的先发优势也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我们的铁路网已现雏形,重工业和资源优势显着,新型人才更是一骑绝尘,至少在二十年内,老区仍将是工业革命的中心。”

“但是,”周弘文摸着鼻子说道:“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同时也是江南的优势。如果没有我们,或许他们要经过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发展出真正的工业经济,也有可能永远也不会。但现在有了我们,造不出来的机械可以直接进口,摸索不出的知识可以直接学习,培养不出的人才可以直接留学,发展速度将远超寻常。”

“哈哈!”郑绍明笑了两声,“这不正好吗?有互补,才有更长远的空间嘛!而且,他们也不是说发展就立刻能发展起来的,在技术之外,还有体制上的障碍。南宋治下的江南虽然已经有了发达的商业,但本质上仍然是个权力社会,官僚大族随时可以干涉商业乃至巧取豪夺,民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