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紫砂壶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实在是不知道哪个好。
杨波就要求店主介绍一把好的紫砂壶给自己。
店主马上口若悬河的介绍说好的紫砂壶,是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有道是“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而我们“爪哇市”的紫砂壶比起宜兴的绝不逊色。
杨波摆摆说大师不大师没关系,关键是壶好就行了。
店主又滔滔不绝的说开了,好的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鉴别它的好坏可以从泥料、颜色、器型、比例、细节等几个方面来鉴定。
泥原料又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
我们可以通过辨质感来分辨好坏,原矿紫砂温润似玉、色相沉稳内敛、老气十足。
好的泥料做的紫砂壶使用数日后便可以看出壶面富有光泽,很容易包浆。
而化工泥壶再细心爱护也养不出紫砂壶的光泽来,照样是干巴巴的。
也可以辨泥色,原矿泥料的颜色一般古朴不会太艳,一是因为早期的紫砂矿大多是浅表层的,有了一定的原始风化;二是因为紫砂矿从地下被挖掘出来以后,要放置在露天的场地风吹日晒一年半载,天然疏松变成小颗料后碾磨成粉,再搅拌成泥块,最后锤打陈腐才能使用。
而经过风化陈腐的泥料,里面的金属物质会发生氧化作用,泥色就会发暗、发旧,是绝对不会有艳丽的感觉的。
最后还可以通过分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来判定泥料的真假,现代制作工艺技术大大提高了,所以效率极高,做出来的壶往往比较规整、精巧而细致。
而全手工做的壶不适用模具,全凭艺人心灵手巧和高超的技艺,所以即使是同一作者,同一款壶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外观。
原矿紫砂本来就很少,没有那么多泥料大规模的机械化批量出产。
紫砂壶价格从一百几十元到几千、几万元不等,甚至也有高达几十万元到几百万的。
1948年由顾景舟制作、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拍卖成交价高达1232万元呢。
店主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是店小本钱也小,几十万以上的不敢进货,几万的倒是有一些,二十几万的也有一个,那已经是本店的镇店之宝了;多年来也只是有人欣赏过,嘿嘿,却一直没有人舍得掏腰包买。”
“好,没人买我买。”杨波叫店主拿出来瞧瞧,如果合眼缘的话,就把它买下来。
店主听了心花怒放,刚打开柜台下面上了锁的玻璃柜子,就听到“啪”的一声有摔坏东西的声音。
原来是素娘不小心打坏了一个茶壶,有点不知所措地问怎么办?
杨波摆摆手说:“没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