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就是伸出的魔爪被直接斩断。
千人规模以下的队伍,到了乡下地方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千人规模以上万人以下的庞大人马,也经不起十几个村庄联合起来的力量。
每一个村庄,基本都有百户人口,除了真正人老体衰的老者,还有年纪幼小的孩童以及孕妇,其余人等全都有一定战斗力。
尤其是青壮和中年,还有学堂里的学生,有的武艺甚至达到了江湖入流水准。
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经受操练,一个村庄就能组成一个数百人的军阵,十几个村庄加起来的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前来找茬的,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打乱仗吴东手下小弟一点都不畏惧。
若是对方有江湖好手,吴东地盘上也能迅速组成由三流武者联合的小规模精锐战队。
总之,从中原腹地到两淮地域的乡下地方,出现了相当奇特的一幕。
秩序稳定地方安宁,外头的纷乱好像和他们无关一般。
起码,等义军战斗力起来,大量有经验的隋军成为义军骨干之前,义军对于吴东地盘的冲击和影响不大。
还是那句话,有繁华的城镇不去抢掠,跑去荒僻的乡村做什么?
殊不知,随着各地城镇受到动乱影响,各项功能受损严重。
相反,因为乡下地方秩序稳定的缘故,这里有不少基于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作坊纷纷建起。
吴东地盘内部,已经逐渐形成了物资交换的闭循环。
就算不与外界有任何交流,吴东地盘内部的生产和生活都不会受到影响。
恰恰相反,若是没有他所部控制的乡村,提供大量粮食以及各种简单生活物资,沿途紧邻河流兴建的城镇,估摸着坚持不了多久就得崩溃。
这片区域举旗的义军,还有地方豪强势力倒是没有多少感觉。
相反,他们还想着到乡下地方招兵买马,觉得乡下地方的青壮就是吃苦耐劳能打。
这些信息,下面的小弟自然都会制作成详细的文件汇报上来,吴东只是扫了眼就没放在心上。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没必要加快扩张速度,也没必要压制小弟们蠢蠢欲动的扩张欲望。
倒是地方上的帮派势力,对扩张过去的地盘影响极大。
作为地头蛇,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少不了当地帮派的触手和爪牙。
关键是,地方帮派的个人武艺还颇为不弱。
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被地方帮派渗透,然后掌控权都被抢夺。
这还真是吴东所部人马的短肋,缺少足够数量足够武力的好手。
就三两个刚刚冒出头的二流武者,就是累死都忙不过来啊。
“看来,你这里似乎遇到了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