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盛长桢这尊大神呢。
盛长桢六元及第姑且不去说,还素有诗名。
当初一首赠予言仁化的送别诗传诵天下,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更是使整个大周文坛为之震动。
让文炎敬在盛长桢面前作诗,还要让他觉得好,那不就是班门弄斧吗?
见文炎敬目光不住地往自己身上瞟,盛长桢嘴角微微含笑,轻轻朝他点了点头。
那意思就是: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不会让你难堪的。
明白了盛长桢的态度,知道他不愿下场刁难自己,文炎敬有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精神大振,他沉吟片刻,便悠悠开口道: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好!”
文炎敬话音刚落,盛长桢便领头大声叫好。
围观众人中又有几个是真懂诗词的?听六元郎叫好,那还不赶紧起哄跟上,否则岂不就显得自己没文化了么?
于是众人一齐叫好,纷纷夸赞文炎敬文采了得。
只有长枫一肚子郁闷,心里还想再考校考校未来妹夫,但他连举人也未中,又不敢说盛长桢评诗评得不好,只好不情不愿地让开道路。
众客就筵三杯后,文炎敬步入中堂,先敬媒人,再敬丈母,然后就到了如兰房中。
此时的如兰已穿上了新鞋,以团扇遮面,安坐在红床上,一动也不敢动。
文炎敬在床前行礼,请新妇出门。
两家各出彩段,绾在一起,谓之同心,男挂于笏,女搭于手。
之后,如兰掩面正行,文炎敬倒行,两人面朝着面,一路行至家庙参拜。
参拜完毕后,二人又回到房中,在床上面对面坐下。
上来几个妇女,抓起篮中的金钱彩果就对着床上随意抛撒,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吉利话。
这叫做“撒帐”,意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文炎敬和如兰被抛得七扭八歪,脸上却都是喜滋滋的。
然后便是各取新人一缕发丝,用彩结连起,谓之“合髻”,寓意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饮过交杯酒,再到堂中参谢双亲,在主礼人的主持下,二人三跪九叩,拜堂成亲。
之后,便是为盛纮和王若弗奉上新茶。
王若弗眼含热泪,如兰也拉着母亲的手不肯松手,最后还是盛纮抹了把眼泪,一锤定音:“去吧!去吧!”
霎时间,鼓号齐鸣,唱礼人一声高唱,嗓音穿堂过院:“新娘子,出门了!”
如兰在侍女的搀扶下,登上八抬大轿,文炎敬则披红挂彩,骑马在前。
出嫁这一日,是女子这一生最风光的日子。这一日,便是县官出巡,遇着如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