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心。
有的会馆内,还有专门唱各地名曲的戏台班子。
京城,历来是文人客商云集之地,而运河连贯南北,通州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中转地。
运河沿岸各地进京办事的地方官吏,外地商人,赶考的学子,有不少下了船会选择入住会馆。
沈笑他们先敲开了福建会馆的后门,开门的大爷见是常送货的熟人,就放了他们进去,卢大树带着四丫留外面看车。
沈笑还纳闷,这一路上,怎么好像没人,结果三人刚拐进后厨不远,就见到院里一群人站着,中间一条春凳上绑着个人,可能是塞住了嘴,没发出什声音。
沈志立即将两个女孩子拉住背身,转头仔细一看,原来没扒掉裤子!
手举竹条刚抽了两下的郑掌柜,没想到会有人此时进来。
竹条给人,迅速换上笑脸:“原来是二郎,又有什么新鲜菜?
老陈,帮忙招呼三位小哥儿。”罗二爷介绍来的,不能怠慢。
双手抱胸站在廊下的老陈,别看瘦小,却很有气势的一挥手,“阿民阿旺,帮二郎接一下背篓进来。”
他两徒弟,笑着上前接下沈志他们的背篓,请几人一同和陈大厨进了个稍远点的茶水间。
老陈又挥退徒弟,关上门后竖起食指。
沈笑三个就见他轻移窗下,悄悄开了条缝,噼啪之声不绝于耳。
稍倾,只听得郑掌柜道:“关进柴房败败火,不许你们帮他。”
“切,这话大家得反着听。”老陈甩窗外一枚白眼,恰被推门而入的郑掌柜看到。
郑掌柜好一番运气,压下被拱上的火儿,拱手对一贯主事儿的沈笑道:“七少,当初罗爷应下,咱们约定好,只送不常应季的菜蔬。”
沈笑回礼:“郑掌柜,这是送给您尝个鲜儿。”
沈志和大花一同掀开背娄,金灿灿的南瓜,没有吸引郑掌柜,反而是紫云英和金花菜,让老陈和他眼前一亮。
老陈抓一把儿金花菜,竟是咬了片叶子:“鲜!小七两,这可是好东西,有多少,我们都要了。”
郑掌柜也是看着紫云英,连连点头:“对对,全要了。”在老家不稀罕的野菜,到京城多年,却难得遇上几次。
懂行的卖药店了,不懂的可能当草料了。
至于自己种?有田种稻种麦它不香吗?
再说,谁没事还会想到捎一把种子到京里种野菜。
想必,刚下船的人,也和他一样会想吃到点儿家乡味儿。
“那可不成。”沈笑刚一开口,郑掌柜就忙回身拱手:“七少,一百文一斤,不,二百文。”
沈志很想点头,但看到七两对人摆摆手,他就忍住了。
旁边大花也力图镇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