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口,看到他举到面前的花盆接过,“长的不错。”
三皇子:“大哥,你说我带去给爹看看如何?”
正扒到一簇红薯叶茎看到的太子,抬头看他一眼,道:“找骂呢?
你把他的宝贝秧苗弄到花盆里,他不得大呼心疼。
回头,这个你去庄子时,还是让人重新移到田里吧。”
三皇子不乐道:“你就是自己放到府上种怎么了?”
“不是说一块茎能出十棵苗,你看,这十棵苗将来就能种十株,十株再种……”太子扒开掩着的土看看。
三皇子抚额,认命道:“大哥,我明天就送皇庄去。
曹九都说,他们初五就能进入北运河了,这回收来的苗很不少。”
太子看过,拍拍手道:“那苗在船上这么久,肯定有不能用的。”
三皇子笑着道:“不不不,曹九说,他们不止带了藤苗,还一层又一层的木托架,连土里的薯块带茎叶一起运来了。”
太子眼睛一亮:“果真如此?”
三皇子重重的点头。
“妙哉。”太子抚掌,然后道:“所费几何?”
这个三皇子就不大知道了,他们用鹞鹰传信,只传最重要的。
……
但是林修尧这里有的,他已经收到了祖母,爹娘的信,自然也有九婶的信。
保存好的块茎,他九婶都接一文钱一斤收,好多家都愿意卖,但这个没有多少。
主要还是这次收来的秧苗,不是藤了,而是连人家地里的土和秧一起收的。
九婶信中说,怕秧苗损失多了,才想的这个法子。
这样,他们的花费多了一倍不止。
林修尧怕把老家的种苗挖完,快速看完信。
还好还好,九婶只是选了部分块茎加秧买了,其他还是如上次一样的藤蔓。
林修尧捏捏眉心,终于盼来了,“扬帆。”
“少爷。”扬帆进来听候吩咐。
林修尧道:“你速去一趟沈家村,就说不出七日,秧苗就到,务必让没再种豆的人家,给咱们把地留着。”
“是。”
“等等。”
扬帆又转回身。
林修尧问道:“那两个短工你们查的怎样?”
扬帆垂首:“少爷,启航亲自盯过后,他们只在沈家村做工,到赵家盖房,他们拿了钱就离开了。
但是后来他们去了天津,我们就再也找不到人了。
至于赵家,没有异常,就是搭上了一家南货货行,如今他们的杂货铺子已经开了。
是赵家族长带着十岁的儿子看的店,除了他两个大些的儿子在河堤修堤,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