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咱们县,其他也会来抢着买种薯种。”
“那他一斤也卖不了一两,收走的全卖了,还不够文大姑他们买来的本钱。”沈志立刻反驳道:
“林九爷说了,他们收的红薯一文一斤,藤秧也是出钱买的。”
“二哥,你放心吧,林县尊不指望红薯挣钱,他挣得是别的。”沈笑端起洗好的红薯就去厨房了。
“挣别的?”沈志站起道:“挣什么?”
管氏没眼看他:“你别管别人挣啥,你先坐下干活,把你的午食给挣了。”
沈志:……
厨房里,周氏也跟了进来,悄悄问道:“七两,上回你说的红薯粉丝,咱们试试。”
沈笑乐道:“大嫂,你真不愧是周大伯闺女,脑子转的快。”
周氏戳戳她的额头:“这不是你说的,红薯下来咱就开始做。
我看那些不齐整不做种子的都能用。”
“行,一会儿和伯娘说一声,种薯挑好,剩下的都是咱们的。
大嫂,你不知道,咱们今天就得交将近十八两田租。
剩下的三十两,五个月下来,咱们每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每个月还不下一两银子。”沈笑觉得,太亏了。
周氏道:“种地辛苦的很,不是有句诗,说穿着绫罗绸缎的,从来不是养蚕的吗?”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对,就是这句。”
……
“县尊,这怎么还有半截的?”钱师爷看到凉开的红薯,不禁问道。
林修尧道:“我没挑拣,是想拿这些挖断的试做粉丝。”
“那沈小姑娘把法子告诉您了?”
林修尧叹道:“我不好意思问。
钱先生,你是没有看到,村民们卖掉红薯时的失望。
一亩红薯,自己吃可能吃很久,但是换成了银子,不够买两石米,还不够五口之家两月的口粮。
可这红薯,我也不能不拉走。”
钱师爷笑道:“县尊,此言差矣,那红薯做不得主食,比不了稻米。
等米价回落,他一亩地得到的银钱,买两石米还有结余。”
“钱兄所言极是,县尊,其实红薯粉丝应该不难做出来。
它和绿豆粉丝的方法,可能是相通的。”高师爷拿了一本书进来。
林修尧喜道:“高先生如何得知?”
高师爷举举手中的书,道:“这本书正是钱兄上次从沈家借来的《本心斋疏食谱》,上面有绿豆粉丝的做法。”
“咳咳。”林修尧拿过翻开,道:“铺姜为羹。碾破绿珠,撒成银缕。热蠲金石,清澈肺腑。”
“先生,这恐怕厨房的厨娘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