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赶车。”
……
沈大伯和沈远一起和瓦场的老板定下数量后,就满载一车青瓦往回赶。
“大郎,爹赶一会儿车,你歇会儿?”
“爹,赶车能有多累,再说刚才装瓦的人也不是我。”沈远不可能让他爹赶车。
沈大伯叹气,过了一会又道:“今天给念哥儿修好屋子,等明天放完榜,你和二郎一起到荒地,帮着族里把买到的三十亩荒地开了。”
“八叔他们怎么选在这会儿开荒?”
“冬天你们不是都跑去收红薯卖粉条了吗?
再加上上冻,冬天的时候开不成。”沈大伯道:“后来粉条卖的好,你们又连红薯都收不到多少时,老八他们就想着今年多种一些。
族里当时买的三十亩荒地,放那儿浪费了,几位长辈商量一下,就决定开荒。”
沈远想了一下,道:“爹,等三郎考完府试,咱们把剩下的都买了吧。
红薯不挑地,等村里人都这家买个一二亩,那家开个三四分,咱们就买不了多少了。”
“这还用你说,我和你娘已经准备好了银子,那两百亩荒地,肯定是要买的。
不成想,真的应了七两当初说的,荒地也有人稀罕。”沈大伯摇头失笑。
父子两个正闲话间,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
停下车一看,沈大伯乐了:“亲家,你们父子这是上哪去?”
“爹,大哥。”沈远下了车辕,和后面车上的两父子打招呼。
“找你们。”周老头从车上下来,和沈大伯把臂走在路上,他们让各自的儿子都赶车前行。
周方海让妹夫先走,他车上还装着几只羊,是往通州送货的。
“亲家,你们那个粉条,卖的可好了,好些个店都用它做配菜。
都在京城里打出了名声了,说漷县的粉条好吃。
我在京里供羊肉的的那家店,知道安平离你们县近,托我找人在你们县买几百斤。
这不,今天我们就寻来了。”周老头乐哈哈的说道。
沈大伯则道:“亲家,实不相瞒,作坊里剩的也不多了,不过,我会找老八给你匀些。”
“那可太好了。”周老头不拘多少,能买到就行。
看着前头慢悠悠的骡车,周老头小声道:“亲家,你们最近是不是没有去府城。”
“是,太忙了。怎么了?”沈大伯没听说有什么事啊。
“那个罗二爷,被人给打伤了。”周老头叹道:“好像伤的不清,现在还在家养着。”
“咋回事?”沈大伯完全就不知道。
“唉,怀璧其罪呀。他手里不是有红油辣子的秘方吗?
有人找他买,却只肯出一